Dec
28
2009
0

圣诞记事2

跟中国的大年初一一样,圣诞节那天是小飞家的“全家大嚼日”。我们一大早就起来,飞爸爸在厨房里为15人的大餐做最后的准备,飞妈妈指挥其它人收拾房间,把客厅的家具搬到饭厅,把饭厅的大桌子搬到客厅。从大立柜里取出水晶烛台,银餐具和节日用的餐巾和瓷器,在花园里剪了冬青和槲寄生摆在桌子中间。

午饭以一道威斯法伦地方节庆时必有的牛肉清汤开始。飞爸爸一个星期以前就开始准备这道汤,牛肉汤炖好后用蛋白澄清(因为用上好牛肉来澄太浪费了)。汤里放上欧芹末,牛肉丁,炖蛋黄丁和自家搓的骨髓小丸子,丸子的配料有牛骨髓,白面包和各种威斯法伦地方常见的香草。汤的味道非常好,难怪要被叫做“婚礼汤”。

正餐是烤鹅和土豆团子,配腌紫甘蓝和苹果泥。吃烤鹅的时候我和小飞的叔叔讨论了关于“榨鸭汁机”的事。据说在法国人们爱吃带血的鸭子,鸭肉片下之后,鸭架并不扔掉,也不会用来烧汤,而是要扔进一个长得象大型榨汁机的器械里把鸭骨头里的血水都榨出来作为鸭肉的浇汁。由这个话题延展出去,我们又讨论了恐怖小说和满清十大酷刑。

餐后的甜品是一大盆混合了酒渍樱桃和纽伦堡姜饼的掼奶油。腻得发疯。

还没有从甜品带给我的震撼中恢复,很快又到了喝咖啡的时间。有三种蛋糕可供选择:小飞跟他妈妈一起做的橙子千层蛋糕,我跟飞妈妈一起做的姜饼肉桂奶酪蛋糕,还有小飞的表姨奶奶做的黑森林巧克力蛋糕。我用尽全力,把每种蛋糕都尝了一下,感觉是撑到眼珠子都要落出来了。

咖啡之后是大家子分礼物的时间,还没等我把礼物们抱回房间,晚餐时间又到了…就算喝了很多助消化的烧酒和草药酒,我的胃还是多么难过!

飞爸爸为晚餐准备了一道简单的点心,烤千层酥小碗儿里装着拌奶油的鸡肉蘑菇细丁,为了提味还切碎了续随子加在馅儿里。千层酥一直是我的最爱,如果不是撑得难过,肯定会吃很多个。除了点心还有各色奶酪和咸鱼配黑面包。飞妈妈用腌鳕鱼做了红白两种沙拉,红色的是拌着红菜头丁,白色的用酸奶,洋葱圈和苹果丁腌了好几天 。飞姐姐带了两种斯堪的那维亚的咸三文鱼来,烟熏的鱼片蘸辣根酱吃,而我更爱用莳萝和香料腌的鱼片,因为可以蘸一种加了蜂蜜的芥末酱,好吃到令人落泪。

Sep
19
2009
0

让人沮丧的电影

飞先生步我当初后尘,开始没日没夜地加班。小兽医独守空闺分外寂寞,就把我拉了去看Julie & Julia,本来不想看的电影。

电影院里坐得分外地满,原来对吃感兴趣的人这么多?我平时怎么没发现过。不知道为什么都是一些中老年人士,笑点特别低,不管什么小包袱都能让他们笑得死去活来,小兽医和我莫名其妙,这电影有这么好笑吗?我前面坐了个谢顶的老头,一笑起来就不停地抽气抽搐,就象他行将…我想起来前段时间有人评论这电影是food porn,还真是出效果了呐。

一点儿也不喜欢这电影。没有任何讨人喜欢的角色,好吧,julia的老公满可爱的…可能是因为我缺乏背景知识,毕竟从来没看过julia的节目,也没有照着她的菜谱烧过任何一道菜。而且电影里的人烧菜都有一个人帮着吃,这让我分外郁闷:平时我烧什么都得自己吃,不好吃还怕扔了可惜;一到周末就要烧给别人吃,忙活老半天自己也吃不上几口,大厨的订单已经排到了下个月底,每个周末-不仅如此,还得别人定菜单。比如这周M一定要做宫保鸡丁和麻婆豆腐,我的红酒烧鸡只能靠边站;之后是u,回锅肉!我想做图灵根烤肠蛋糕,结果换来一个反胃的表情。得得得,他们都是上帝。哎。

Sep
14
2009
11

上个周末

心情极度恶劣,在家里眼泡皮肿地跟全世界全人类生气。猪于是发话了:出门散散心吧,不要在网上出气抱怨,抱怨还不好好抱怨,拐弯抹角地用鸟语抱怨。

说得也是,就秋了个游。一口气跑出城跑到城外c和d家,然后死样烂气地躺在人家院子里看侦探小说。

闲不住的c自然是看不下去,就说出门吧,看看郊野荒凉的风景,顺便咱们采洋李子去。我一口就拒绝了:本来就郁闷,看了荒凉的风景难道不是火上浇油?而且我又不爱吃洋李子,家里没有烤箱,不能做蛋糕,不去!

于是被c嘲笑了见识浅陋——乡野视线开阔陶冶性情,洋李子可以做慕司果酱,人人都爱吃呀。就这样被她说服了。提着采集李子的网兜笊篱出了门。

天气是不错的,头顶上飘着些微云,太阳偶尔露个脸,空气中浮动着白色的光,脚下的草厚而松软,踩上去会有簌簌的声音。我们穿过大片的麦田,田野有一种干而晴朗的味道。小马在路边歇息,腿结实粗壮,毛油亮油亮。远处是成片的树林。在麦田尽头长着大片无人认领的洋李子树,现在果实结满枝头,谁想要都可以来尽情采摘。

我们用网兜勾李子。网兜被固定在一根长木棍上,前面有一个王冠状的塑料环,用环把李子勾住轻轻一拉,李子就直接滚进兜里。d来接我们的时候,我们大概已经勾了半个钟头,装满了4个网兜,后来回家一称,一共有10公斤。

晚上c和d摘了院子里的西葫芦和番茄,准备做Ratatouille,然后拿了三块儿小牛肉出来,说要给我做维也纳炸肉片儿。唔,也许有时候太阿尔法不怎么惹人喜欢?但是维也纳炸肉片儿…于是我跑到院子里掐了十几片鼠尾草叶子,去地窖找了一瓶d在南部酒庄买的便宜酒,改做了一道saltimbocca alla romana,好吃得简直要直接跳进大家嘴里面,所以c和d愉快地原谅了我的阿尔法,大家一起为美好的初秋夜晚举杯畅饮。

回家的时候,被c逼着抗了5公斤洋李子和一只院子里结的西葫芦…所以今年不能做桃子酱了,所有罐罐都被洋李子慕司果酱装得满满当当,大概要吃到2020年…而且居然送人别人都不要;-P

Sep
08
2009
5

清真夜饭

小兽医打电话来请示采买事宜,大厨搬出一本60年代的菜谱照本宣科指示如此这般。听到羊腿要先腌一个钟头再烤一个钟头,小兽医愤怒地叫道:那年头的人还真有时间!

大厨骑着破自行车丁玲桄榔地晃到土耳其大超市去买了一条羊腿,在轻轨上听到一个小孩问他妈妈:妈妈妈妈我们下车吗?其时车缓缓停在了土耳其人聚居的魏丁区,年轻的妈妈柳眉一竖:不!咱们可不下!没人愿意在这破地方下车!大厨伸伸舌头,赶紧推着破自行车走出车厢。

当晚的菜式受到一致表扬:新疆抓饭配波西米亚烤羊腿。在解释抓饭来由的时候,大厨提到前段时间认识的某位维吾尔姑娘。飞先生询问维吾尔究竟是何物,大厨吞吞吐吐解释道:是在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却不小心把ethnische Minderheit(少数民族)说成了ethische Minderheit(伦理观与众不同者),在场所有人纵声大笑。

烤羊腿来自一本叫做“在德国如上帝般享用美食”的菜谱,小兽医和燕妮认为上帝的烤羊腿与伦理异端的胡萝卜抓饭真真是一对绝配。

Written by in: 天吃星下凡 |
Jul
02
2009
0

吃书

这本书,已经被我狞笑着收入了“志在必得”单元,我要经常去旧书店徘徊,一见到就不惜任何代价买下来!

1886年出的烹饪书,365天一日三餐贵族,中产阶级,穷人各种阶层吃什么怎么做怎么吃事无巨细全部列出,光目录密密麻麻就有40页!旧社会的人真有耐心!

老太太在开篇即郑重其事地教育妇女们(哦对了这书写明是给女人看的):

仅就一日三餐对健康的影响而言,烹饪的重要性便不容忽视。不管是富家千金还是平民女子,都应通晓厨艺以尽家庭主妇之职责。即令无须亲自下厨,也应能妥善掌管厨房,防范下人胡作非为…

恩…发人深省捏…

Jun
12
2009
2

美食节目

我最喜欢的美食电视节目,是文艺频道的“在…吃饭”。

这个节目以前叫做“在欧洲吃饭”,现在似乎开始扩张,标题里面不见了欧洲两字,我最新看的一集是“在大马士革吃饭”。

这个节目的好,好在它只是一个短短的纪录片,画外音有适当的介绍,但没有某位喋喋不休的主持人,安静。

大马士革的饭从早上吃起,这集短片的主角是个50开外的大马士革人里发大叔,他清早起来去一个小饭馆打工。那小饭馆卖煮芸豆ful,ful是大马士革人最普通的早餐。在煮芸豆或者煮鹰嘴豆里加点儿调料,加点儿橄榄油,拌拉拌拉就是一顿饭。

早班下了里发大叔回家去,自己也带着一塑料袋儿滚烫的煮芸豆。因为这东西煮起来费劲,所以大马士革人一般在馆子里买煮软的豆子自己回家调味。里发大叔的老婆把芸豆和橄榄油,欧芹,西红柿,鹰嘴豆,柠檬汁,大蒜,盐和胡椒拌在一起,然后把两个大女儿叫起来,一家人一起吃早饭。

吃早饭的时候,里发大叔抱怨了一下女儿们还不开始学做饭,他倒不反对姑娘受高等教育,但是家务活总不能等到夫家去学吧。

吃完早饭里发大叔去邮局打工,邮局的工作结束后,他又开车去一家旅行社打工,这家旅行社承办去麦加朝圣的业务。里发大叔迟到了,被老板骂了几句。

这时候里发大叔的老婆在家里跟其它妇女一起开午饭party。大家聚在一起做点儿男人们不爱吃的东西,常常是素食。当天做的是一种手工面,在酸角(罗望子)汁里面烫熟,放上足够的香菜和香料,女人们一边讲着男人们的事儿一边愉快地分享这顿大餐。

做完了饭里发大叔的老婆带上两个女儿(她们在放假)去巴扎的香料摊买香料,准备明天去野餐。她们大包大包地买了很多颜色诱人的面面和坚果,好像是要回家炒调料吃。

回家后里发大叔的老婆开始做晚饭,因为早上挨了批评,她开始让大女儿在厨房里帮忙。大女儿抱怨说,我还年轻哪!里发大叔的老婆对此嗤之以鼻,女儿要趁着好年华享受生活的愿望也被她当没听见。

晚饭是把米饭,各种干果,油里跑过的花生,松子和杏仁拌上香料,包进市场上买来的薄面皮子里,做成包子样的东西,在包子顶上按团奶油送进烤箱烤到面皮酥脆。孩子们都喜欢吃这种叫ouzi的包子。

里发大叔回家吃晚饭前去了趟生鲜市场买水果,叙利亚山里来的苹果,约旦产的无花果,水果贩子说,新鲜着哪,快给这位大叔包上两斤!

晚饭桌上全家都在,两个大女儿,最小的女儿,大儿子。大儿子是个帅气的电工,饭还没吃完就被清真寺的阿訇叫去修理宣礼塔上的喇叭。清真寺里的厨子做了大锅的粗粮糊糊,附近的穷人都把小孩儿支出来领饭,小孩儿们争先恐后,手里举着白色的小塑料桶。

吃完饭大儿子带两个大女儿去买甜食,姑娘们爱吃这个,可是晚上上街得有男人陪着。

第二天,里发一家约了朋友,租上小中巴,开车去乡下野餐。这样的活动他们每个月都要搞一次,大马士革是大城市,太闹了,没有绿树。大马士革人需要新鲜空气。

坐在树荫下,年轻人开始玩儿扑克,女人们准备吃的,男人们在一旁帮忙。里发大叔到了该做礼拜的时候就铺开毯子面向东方跪拜,年轻人无动于衷,里发大叔虽然不太高兴,可也没管他们。野餐的主菜叫做kabse,是搁了大量东方香料的米饭,煮得油亮金黄,上面堆满了鸡腿,坚果,葡萄干,看起来十分诱人,大家吃得也很带劲。

真主保佑吃饱了饭的人民。

Written by in: 天吃星下凡 |
May
26
2009
0

地中海风味之凉拌芝麻菜

到伊斯坦布尔那天晚上下着雨,我们大包小箱的,跟着不拉客同学在城里长途跋涉。他完全是好心,想带我们提前领略古都风貌,全没计较我们舟车劳顿,负重淋雨。

安顿好住处去吃饭,又是好长一段路,一直走到大桥下才选好一家馆子吃鱼。刚下飞机的人总是干得滋儿滋儿的,等上菜时我全心全意想的是:大口喝水!吃蔬菜!吃水果!做补水面膜!

所以不拉客同学那道凉拌芝麻菜简直是救了我的命。土耳其芝麻菜比意大利rucola大片,味儿还是一样的苦香苦香。人到了一定岁数就会接受带苦味的食物,比如不碰油菜苦瓜的我,如今居然能把芝麻菜吃上瘾。裹住生菜清冷香味的是掰碎的羊奶咸酪:鲜奶酪的滑腻和芝麻菜的爽脆,加上一点油醋汁的酸,端的好味。

回家照做这道菜,用的是希腊人的羊奶咸酪feta。feta本身是在盐水里浸熟的,所以做这道凉菜不用再放盐,一个人吃的分量,大概四分之一块奶酪就够。我每日一换的改良品种中,有时也用蓝酪,酪味更浓重。有时加点自家泡的泡菜,只要少许提盐味:小茴香的块根可以切丝,西芹可以切薄片,胡萝卜可以切成碎米。也可以加上几个小红萝卜提色,片了薄片,白萝卜红皮,混着泡菜和feta搁一会儿。才子几百年前就已经跟大家讲明白了,作菜无非就是这么个道理:有味者使之出,无味者使之入。

其实泡菜也好水萝卜也好,都不是必需品,绿色白色的蔬菜奶酪搭配就已经完美,这个沙拉好就好在简单。

也并不一定要用芝麻菜,比如罗马菜和菠菜,味道也好,但平淡了些。茼蒿极好,取叶不取茎,切碎拌过比芝麻菜又有一种风味。德国人市面上蔬菜不多,我试过也就是这些。要用纤维粗的绿叶菜,普通生菜切碎和盐分高的feta一拌就水涝涝的,没有筋骨。

油醋汁里没有必要加香菜,洋葱也不用。就是新鲜橄榄油加一点青柠檬汁,现磨胡椒粉。青柠檬汁可以换做白葡萄酒醋,红酒醋会让feta变色,菜的卖相就不好了。

Written by in: 天吃星下凡 |
May
02
2009
5

某猪

这个是不是以前满田坎儿都是,那种叫猪笼草的草?我google出来的猪笼草很难看,是肉叽叽的一种东西,怎么回事?

老娘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一年四季保健康。天气转暖,于是做了姜味的果酱,用的是姜汁,猕猴桃和酥梨。卖相也清爽,入口也香甜。只是忘了一件事:我根本不喜欢吃姜味儿的甜食… 蜜饯也好,姜汤也好,甜食烘托出来的姜味“哈哈”的,要好这一口的人才能喜欢吧。

菜里放姜倒很好,川西的热味姜汁鸡,川南的子姜爆鸭子,一个辛一个辣,一个宜冬一个宜夏,都是我的大爱。生吃也好,衬螃蟹的姜醋,泡菜坛儿里跳水的姜牙,咸鲜美味,百吃不厌。

Feb
08
2009
2

叨叨

周六的晚上,因为很没意思的工作加班,每5分钟看一次时间,那种感觉,真是,呃…

今天发现了一种很奇怪的奶酪,是北欧的品种,似乎是瑞典吧。吃起来有焦糖味,看上去像一块棕色的肥皂。刚入口时又甜又咸,有点怪。但是紧跟着就是浓香的焦糖味道和调子非常丰满的奶味,回味也清甜,并不腻。让人感觉是捡到宝贝呢:一般市面上有甜味的奶酪都是发酵不久的鲜酪加糖加浆果混合出来的,而这种北欧酪是羊奶制的干酪,口感比鲜酪紧实细密。吃起来有点像苏格兰人的焦糖奶糖,但因为是酪,所以奶味要圆润丰厚得多,又更清爽些,口感也比奶糖柔软滑腻。

遗憾的是,买的时候忘了问名字,又因为加班,在郁闷的情绪中不知不觉地就一片一片切着吃掉了,也没立此存照什么的。酪店的大娘说是偶尔进到的货,也不知以后还会不会有呢,哎。

Written by in: 天吃星下凡 |
Jan
13
2009
0

摩洛哥之夜

小飞同学圣诞节得了一口摩洛哥大土锅,昨天我们于是凑在一起研究怎么用那口锅煮羊肉。

锅是图片上那种,不过图片上是我心仪的装胭脂口红的迷你小土锅,小飞同学的锅装一个羊头也是装得下的。

我们用了陈皮,肉桂,孜然,红洋葱等传统香料煮羊肉,又按照摩洛哥人的方子放了坚果以及糖渍无花果和黑李子在里面。摩洛哥大土锅其实是一个焖锅,羊肉装进去焖着,锅盖顶上装一点凉水,这样锅中的蒸汽沿着尖尖的盖子到了锅顶,就又冷却下来滴将回去。这种貌似有道理的焖羊肉法,遇到喜欢揭锅盖的同学也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趁着焖羊肉的当儿,我顺便向外国友人普及了我中华大国做汽锅鸡的方法。外国友人承认用蒸汽煮鸡果然是要比循环水焖羊肉来得有气势。

大土锅焖羊肉起锅加上一大把香菜,那是相当的美味。我们配的主食是摩洛哥风味的奶油烤库斯库斯,没有蔬菜,配了个乱七八糟的沙拉,里面有橙子片,红洋葱,巨多的香菜以及很多孜然一类回民香料,据说这个怪异的沙拉也是摩洛哥风味的。小飞同学还用在无印良品大减价淘来的鸡尾酒具给我调了个叫做什么什么海滩的绯红色果味酒。反正都是很热带风情的,我也很应景地佩带了从土耳其淘回的石榴大耳环。最后的甜品是相对来说不那么疯狂的果冻布丁,不知节制的男人们煮了一大堆香草奶油酱浇在上面,我默默地将减肥的誓言抛在脑后,破罐子破摔地把盘子里的东西吃了个干干净净。

总之是一个很成功的摩洛哥之夜。我们之前还计划了乌克兰之夜,瑞士之夜,中国之夜,都要在冬天结束之前完成。同志们任重而道远啊!

摩洛哥大土锅因为是土锅的原因,用了之后要抹油保养起来。而且是绝对不能用洗涤剂清洁,因为陶的小孔会把化学香料的味道吸进去。在洗锅的时候,我又顺便向外国友人普及了养紫砂壶的方法。外国友人承认我泱泱中华大国人民喝起茶来就是有气势。

Written by in: 天吃星下凡 |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Aeros 2.0 by TheBuckmak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