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
07
2011
12

讲座和聊天儿


昨天听了一个讲座,是工大一个做中国研究的建筑史老师Kögel讲中国现代建筑。他的研究重点是上世纪30年代现代建筑在中国的发展,这一块对我来说也很陌生,所以听得津津有味。

原来中国那时候也很跟得上潮流地发展了一阵子现代建筑立体主义什么的。Kögel展示的图片上有很多包豪斯样式的房子。白墙壁大长窗遮阳百叶等等,完全没想到!我还以为中国的现代建筑发展就是直接从外滩上的art deco跳入了梁思成的新古典主义和共军的苏式大板楼,却原来我们也现代先锋过的!这让我想起特拉维夫城里遍布的包豪斯建筑,当初看见的时候,也是吃惊不小啊。

建筑史好像也不怎么讲这一茬吧。Kögel说国内没有关于这段发展的书。那些走现代路线的人都在文革的时候被整死整残了或者象夏昌世被撵走了,所以70年代以后建筑界再发展,就朝着美国佬的beaux-arts一路去了。

演讲完了跟Kögel聊天,自然而然就说到了中国现在的建筑。我们讨论了一下为什么没有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被做出来(啊。。。牙酸。。。)对比一下邻国日本,建筑界的气象真是大大不同。日本人的现代建筑很少用到符号之类的低级伎俩,而日本气息扑面而来,辨识度很高。他们抛弃了旧建筑的形而抓住了其中的神髓。不仅是建筑,设计界也是一样,艺术界也是一样。Kögel说,那是因为在日本,手工业的传统被很好地保存下来。但在中国,手工业在49年以后就被蓄意地,有系统地,全面地破坏掉了。所以,与美相关的一切,都失去了质感。嗯。固然也对。我想起来很多年前跟听听也讨论过这个问题。当时我们的结论是,对比起日本相对清晰和简单的文化,中国的历史太长,区域太广,变革太多,文化太太太复杂,各处都是符号在闪耀,但是无法被归纳总结,那种包容一切的混沌让想要从中提炼出什么再加以利用的人迷失方向,中国文化的神髓是什么?好像很少有人能够说得清楚,更遑论将之表现出来。建筑也好,连衣裙也好,我们看到的常常是符号的堆砌,但从没有一个脱离了符号的作品可以让人脱口而出:啊!很中国!贝聿铭就是一个失败的典型例子,他的收山之作苏州博物馆,格调还不如年轻时候师从格罗皮乌斯所做的毕业设计。

讲到这里,两个人都觉得话题很沉重,讪讪地说了点业界的八卦,然后分头去找酒来喝。

Written by in: Nulla dies sine linea |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Aeros 2.0 by TheBuckmak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