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
07
2011

讲座和聊天儿


昨天听了一个讲座,是工大一个做中国研究的建筑史老师Kögel讲中国现代建筑。他的研究重点是上世纪30年代现代建筑在中国的发展,这一块对我来说也很陌生,所以听得津津有味。

原来中国那时候也很跟得上潮流地发展了一阵子现代建筑立体主义什么的。Kögel展示的图片上有很多包豪斯样式的房子。白墙壁大长窗遮阳百叶等等,完全没想到!我还以为中国的现代建筑发展就是直接从外滩上的art deco跳入了梁思成的新古典主义和共军的苏式大板楼,却原来我们也现代先锋过的!这让我想起特拉维夫城里遍布的包豪斯建筑,当初看见的时候,也是吃惊不小啊。

建筑史好像也不怎么讲这一茬吧。Kögel说国内没有关于这段发展的书。那些走现代路线的人都在文革的时候被整死整残了或者象夏昌世被撵走了,所以70年代以后建筑界再发展,就朝着美国佬的beaux-arts一路去了。

演讲完了跟Kögel聊天,自然而然就说到了中国现在的建筑。我们讨论了一下为什么没有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被做出来(啊。。。牙酸。。。)对比一下邻国日本,建筑界的气象真是大大不同。日本人的现代建筑很少用到符号之类的低级伎俩,而日本气息扑面而来,辨识度很高。他们抛弃了旧建筑的形而抓住了其中的神髓。不仅是建筑,设计界也是一样,艺术界也是一样。Kögel说,那是因为在日本,手工业的传统被很好地保存下来。但在中国,手工业在49年以后就被蓄意地,有系统地,全面地破坏掉了。所以,与美相关的一切,都失去了质感。嗯。固然也对。我想起来很多年前跟听听也讨论过这个问题。当时我们的结论是,对比起日本相对清晰和简单的文化,中国的历史太长,区域太广,变革太多,文化太太太复杂,各处都是符号在闪耀,但是无法被归纳总结,那种包容一切的混沌让想要从中提炼出什么再加以利用的人迷失方向,中国文化的神髓是什么?好像很少有人能够说得清楚,更遑论将之表现出来。建筑也好,连衣裙也好,我们看到的常常是符号的堆砌,但从没有一个脱离了符号的作品可以让人脱口而出:啊!很中国!贝聿铭就是一个失败的典型例子,他的收山之作苏州博物馆,格调还不如年轻时候师从格罗皮乌斯所做的毕业设计。

讲到这里,两个人都觉得话题很沉重,讪讪地说了点业界的八卦,然后分头去找酒来喝。

Written by in: Nulla dies sine linea |

12 Comments »

  • Q says:

    手工业的想法有启发性。

    不过您老对中国20世纪建筑史也太不熟悉了。不知道包豪斯可能因为你不是同济的,30年代上海一带是造了些新房子的。包扎体系出来的也不都是梁思成,有些art-deco再进化进化也会渐渐接近包豪斯。上海南京一带有些这种混搭。

    至于八十年代的中国,那追的就不是包扎了,而是后现代。我上学的时候,后现代在校园里大兴,建筑系那帮特得意,因为市面上还没有呢,只有我们校园里有,而且是洋人那种后现代,符号什么的也不是斗拱而是山墙柱式啥的。

  • Q says:

    我在笔记人老师的博客里见到过一个同济建筑师设计的茶馆,在苏州,真的很中国,而且绝不符号!建筑师好像姓董。

  • messer says:

    我不是同济的啊。关于这方面确实没有书。听讲座的当时没有同济的,但是有清华的在,大家都说这一段历史学校里没学,平时讲的也很少。Kögle前些年去深圳参加双年展,据他说,他带去的很多资料,中国那边的人都说是第一次看到。

    80年代追后现代我不知道是怎么追的,80年代我还在上小学。建筑系的追,是教程的追呢,还是大家私下里追。山墙柱式也是包扎,包扎的基本功就是山墙柱式,水粉水彩。

    茶馆,你说的是董氏义庄茶馆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c38be1010009yx.html

    如果你觉得它很中国,我很想听你讲讲,让你觉得中国的,到底是些什么?

  • Q says:

    有一点,西方从十九世纪末就开始大肆从日本艺术吸取灵感,所以诸如流动空间、自由组合空间、极简、水平线、等等这些很日本的风格,已经成为西方现代建筑的基本语汇,而日本建筑师在现代化的时候,自然比较顺畅,而且当他们从西方学会现代主义时,好像拿回自家的一些东西一样,很自然让人觉得又是现代的又是日本的。(其实密斯的东西看起来不照样很日本?所以“很日本”本身就隐藏了多重背景。)而中国紧邻现代主义的时代是满清,整个一个洛可可,和现代主义全无血缘上的交汇,融合起来自然像油和水一样非常困难。

  • messer says:

    我觉得密斯的东西并没有看起来很日本。
    日本的东西有一种很特别的气质在里面,我觉得除了空间,最重要的是他们对材料的处理。他们在处理材料的时候为了某种特殊的清冷,或者寂静,或者简单,单纯,会牺牲一些功能和逻辑上的东西。这一点,是注重构造和逻辑的德语区建筑师不会去做的。
    但我反倒觉得这种牺牲是魅力之所在。因为是有意识的牺牲,而不是无意识的,或者因为条件限制不得不做出的牺牲,像我们在中国所经常经历的那样。

  • Q says:

    后现代怎么也不能算包扎的,假包扎还差不多。。。

    是,是,学校里不教那段历史。我是说,如果是同济的学生,因为校园里就有(好像是)五十年代造的包豪斯建筑,所以可能自然就知道这帮造包豪斯的建筑师,老师也多半会顺口提到。清华属梁家后嗣,自然不知道当年上海的新派包豪斯,因为包豪斯没成气候,历史也不讲。

    我说的就是这个茶馆,不过你的这些照片和我在笔记人老师那里看到的挺不一样的。因为只有照片没图,我也并没有把那房子的具体空间关系搞清楚,但是有几张,有落地长窗,好像和对面的落地长窗对望,中间是个庭院还是什么我不太清楚,这种关系,这种望的方式和视觉效果,颇有江南水乡隔着运河对面相望的感受。笔记人的笔记里还说了不少其它的,我不大记得了,你可以去查,是msn space那个。

  • Q says:

    当然,你说的有关材料很对。我们确实缺对材料的敏感,比如你看我就有点缺。

  • messer says:

    同济建筑系的系馆我记得就有点包豪斯。但我其实没有仔细看过。
    其它,了解真的太少。我更新了一次,添了一张图片,就是那时候上海近郊的住宅小区。你见过么?

  • Q says:

    我没见过。我其实都是从同济的同学那里知道的,他们告诉我多少,我就知道多少,他们不说的,我就不知道了。

  • messer says:

    q姐,我去看了笔记人的文章。他给出来的图片确实不一样,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建筑师愿意让人们看到的景致是什么。

    我没有身临其境,所以我没法说。我一直是坚持到处去看,读图是不够,所以下次去苏州的话一定会去的。那些场所的处理,材质,还有光影关系,你知道,我是不太相信照片的。

    我给出来的链接里面有两个地方让我无法忍受。第一,室内的玻璃护栏。太丑了,点式抓接的节点,用到高层建筑上的玻璃幕墙上是没有问题,但是用在这样一个建筑里让人简直无法看。除去这个固定的节点,玻璃这种透亮透亮,反射度极高的材质本身就很难用,我是说,在亚洲风味的建筑里。谷崎润一郎就长篇大论地讲过这个问题。

    第二,那个中庭墙上的消火栓。看到的时候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不是的吧!你看,这就是我前面讲过的,因为条件限制不得不做出的牺牲和无意识的牺牲。建筑师在做设计的时候,大概忘了防火规范?或者是消防部门最后插进来一脚,晴天霹雳?what ever。

    我喜欢的,在这个建筑里,不是大家都提到的表皮。或者说也是表皮吧,我喜欢的是那个屋顶。应该不是用的瓦,而是用的石头。不知道节点是怎样,反正看上去不错。

  • simon says:

    那个消火栓确实比较恐怖。我不懂装懂地附和道。

  • messer says:

    哦,我脸红红地上来说,同济那个包豪斯的楼是文远楼,不是他们建筑系的系馆…

    西门,没有啥懂不懂啊,房子大家都要住,茶馆大家都要泡。

RSS feed for comments on this post. TrackBack URL


Leave a Reply

: 5 + 8 =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Aeros 2.0 by TheBuckmak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