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
12
2012
10

新年图书

新年阅读的大事是,买了一个kindle。因为这些年颠沛流离的生活(泪),我的书都散落在欧亚两地各处地下室中,没买kindle之前用iphone的小屏幕看书,差点把自己看成了一个瞎子。

新年里好看的书是何伟的三本:《江城》,《寻路中国》,《甲骨文》。前一阵网上赞何伟的人很多,我跟风下了来但没有看,因为不太爱看“纪实文学”,也因为觉得关于中国,我们自己了解得已经够多了。

但是真正开始看就觉得很好,几乎是一口气读了下来。何伟写书很流畅,所以他的文章读着很顺,我在微博上赞美他的时候,有朋友回复说他的文字有英式随笔的神韵。英式随笔我好像也没有怎么读过,这个说法我不知道对不对,但他的书架构和铺陈都不错,可见写的时候是下了功夫的。而我喜欢他,是因为他的书内容有趣,而字里行间有关怀。

有人读了他的书,说北京大街上象何伟一样的外国老毛子一抓一大把。听听也说,何伟在《江城》时代(也就是他刚到中国还在四川涪陵支教的那两年)还是个外国楞头,到《甲骨文》时代(大概就是长住北京期间)就成了不太讨喜的那种“中国通”。我丝毫没有这样的感觉。何伟的文化和教育背景,确实让他的诸多关注点,观察和评论都带上了一种可辨识的“外国味道”。但他的好奇心,细致,耐心和思考,是我认识的大部分在中国的外国人没有的。而且当大多数中国人都对身边的普通人和事物漠不关心,对弱势群体更是视而不见的时候,多一些这样的“中国通”也不为过。

书看到一半,跟猪酱讨论反省自己。比如我们生活在异国的中国人,又有多少是象何伟那样充满了好奇心去了解周围环境呢。如果我在德国生活了八年,能变成一个德国通那也很好,但我可不敢这么称呼自己。前段时间在看刘瑜的书,刘瑜讲美国民主的书简单明白也很好看。但作为一个写作者,我不太喜欢她那种粘在书桌面前,闲得无聊就上中文论坛和人拌嘴,吃饭都要依赖中国城香辣酱的态度。说来也没有什么不好,但总是不对我的胃口。做为在”外国”生活的人,我更喜欢和佩服像何伟那样带着好奇心和探险精神的,也许还有包容心的人。就像他自己在《甲骨文》中所说的那样,他所关注的并不是报道某个有戏剧性的新闻事件,也不是要改变世界,只是去理解他选择生活的地方和人们,并且将这种理解传递出去。

书还没有看完,这也不算读后感,就是记个笔记。

Written by in: Nulla dies sine linea |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Aeros 2.0 by TheBuckmak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