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b
23
2019
0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上周我想到了一个坚持新年flag不倒的妙法:写读书笔记。这样一来既读了书,又保持了博客创作的节奏,岂不是两全其美?!唯一发愁的就是考驾照了,我只要一打开理论课的app就感到两眼发黑。我认为自己是一摊学渣。

(打脸啪啪啪:这个星期我都没有读书。不仅没有读书,没有做笔记,也没有时间锻炼身体。我从早到晚都在工作,连做饭都没有时间,还吃了一顿外卖。工作害死人。)

上周我读了一篇大学时候景观课G教授关于中国园林的小文章,这篇文章发在卡塞尔大学出的一套关于Diedrich Bruns的书里面,讲了自己治学生涯里对中国园林的兴趣和探索。因为文章里引用了我当年写大观园的一篇论文,所以他给我写了封邮件,在附件里把文章也发给了我。

我读了之后的感受是:人类的知识都在一道一道深深的鸿沟里,把它们分隔开来的大山是语言,当然还有风俗习惯历史等等,都是大山上层层叠叠的墙。总之,是一个令人绝望的状况。

G教授那篇文章叫做《百闻不如一见》,这个标题也是他在第一次去中国的时候听来的。他在文中讲到自己与中国的渊源最初来自于家族里一位在青岛当过兵的长辈。1914年青岛被日军占领之后,这位长辈还被拖到坂东市去当了战俘,在一战之后才回到德国。在长辈们的讲诉中他萌发了对中国最初的兴趣。

70年代,他读了译本的《金瓶梅》。为了更好地理解书里所描绘的景象,他曾经准备自学中文,当然很快就放弃了。西方园林景观比起其它设计行当更多地受到东方以及中国园林的影响,老G在治学的过程中对中国的兴趣更浓厚了。但是当时他在德国能够接触到关于中国以及中国园林的文献极其有限。美国要好一点,70年代他在加州伯克利修博士学位的时候,经常有中国的教授来客座演讲,三藩有华埠,整个湾区生活着很多中国人,想必那时候他也经常扯着不相干的人讨论关于中国园林,就像他当初老是跟我讨论红楼梦,最后逼得文盲如我居然写了一篇几十页的论文还出了书……

1983年,中国刚刚开始改革开放没多久,老G觉得他机会来了,组了一个队,拉着一群人从法兰克福经由巴基斯坦飞到北京……从北京出发,他们去了西安、洛阳,顺大运河而下,到了无锡,苏州,上海,桂林,广州,最后从香港飞回了德国。真是一个经典的路线呢。

行程中,老G和他的队友们也进行了一些学术交流活动。在清华和同济他们都做了一些侧重于教育而不是治学的学术汇报。在清华图书馆,老G震惊地发现书架上有成排的德语文献资料,他愤怒地写道“自1920年代以来,中国的学者就陆续地与欧洲进行学术交流,从哥廷根、海德堡等地带回了大量的德语著作。然而在德国大学的书架上根本找不到中文的文献!”更加遗憾的是,老G和他的队友们都不会说中文,而接待方的英文都不怎么样(虽然是清华同济什么的但毕竟也是1983年啊),更别说德语了。让我奇怪的是,他写道,因为没有地图和图纸资料,他们连去了哪儿都不知道…比如在北京,老G猜测自己去了颐和园和圆明园的一小部分。20年后,他根据一篇柏林工大学生的论文判断自己爬了万寿山,2015年他再一次去北京,又重走了一段这条路,才依稀把当年所到之处确定下来。在上海周边要稍微好点,同济的金经昌教授帮他买了两本带图纸的书,一本虽然是全中文的,但里面有圆明园的图。另外一本叫做《中国城市规划史》,唔,标题被翻译成了英文…但是里面有拙政园的图!

总之,老G对中国园林的探索,感觉是在层层迷雾中蜿蜒前行。在1994年,他才在东京的一次学术交流大会上,第一次听到了中国学者自己讲中国园林,那是会说英文的周武忠教授。老G非常兴奋,抓住这个机会,又把周武忠请到其它的大会上去讲中国园林,比如1998年在布鲁塞尔的国际园林大会。2007年,在周武忠的邀请下,老G喜滋滋地去了南京,参观了他一直想要看的“大观公园”,但是他想要找个人帮他翻译红楼梦17章的尝试则失败了,那一章主要是讲贾政带着一堆清客和贾宝玉第一次游大观园并给各种取名题匾,可想而知老G有多渴望了解这次游园的每一个细节。红楼梦这么重要的一本书当然也有德语译本。早在1932年,汉学家Franz Kuhn就把红楼梦翻译成德语,但也许是为了照顾德国读者的耐心,Franz Kuhn在翻译的过程中对原书进行了大量的简化,比如游园的第17章在译本中是14章,而且,按照老G的观点:“Franz Kuhn对园林知之甚少,所以在翻译的时候对种种重要的学术细节都进行了模糊处理。”完整的译本在2009年才出现。

为了更多地了解中国园林,老G在过去的35年无数次去中国,走访了北京、长沙、常州、城子、楚雄、滁州、大理、广州、桂林、香港、新竹、江阴、济南、昆明、丽江、洛阳、马鞍山、南京、南投、清浦、上海、太仓、台中、泰安、台南、天津、无锡、西安、徐州、扬州、岳阳和镇江。然而他写道,“我到过的园林越多,越发现不同时代和地区的园林之间差别如此之大,我的知识盲区如此之多,而我可以利用的文献资料又是如此之少而缺乏系统性”。一个求知若渴的老头跃然纸上。

老G兴味盎然地记录下这些年对中国园林的探索,其中有很多奇怪的细节,让我们看到那些人类知识的鸿沟有时候被一些奇怪的通道连接,但这些通道又像通往桃花源的路径,忽然闪现,又很快消失。比如他记录在1987年,下萨克森州的Wolfenbüttel市著名的奥古斯特公爵图书馆里举办了一场叫做“中国图像China illustrata”的展览,这个展览出了一本煌煌300页的目录,其中3页是关于园林的。关于园林的章节中有一幅雕板画,画上是一道假山堆成的门拱,在拱顶高处有一个亭子。这幅画来自于一个叫Olfert Dapper的荷兰医生,这个人在1676年描写了福州市福清附近的廊桥,该桥居然还是一座庙宇,顶端有一座纤细的宝塔,桥下河水宽阔,可以过大船。宝塔一侧有楼梯,塔身上围绕这很多绘画。一年以后,1988年,老G在彼得堡以南的沙皇村,叶卡特琳娜二世的夏宫里震惊地看到了Dapper雕板画的3D版,由Wassili Nejelow在1772年到1774年间完成的一座雕塑,雕塑也是以假山为桥,上面有一个亭子。亭子由8根大理石爱奥尼柱子支撑,架在石堆上,石堆后面则是沙皇村的“中国村”。这个雕塑与Olfert Dapper的雕板画如此相似,老G只能猜测Nejelow和叶卡特琳娜二世曾经看到过Dapper关于中国的报道,但Dapper其人和这些片段之间的相互联系,都已经淹没在历史中了。

作为一个设计师,在欧洲生活了15年,我才慢慢地理解了这里人们的生活。我虽然不是一个悟性很高的人,但好在有一份好奇心,在15年的旁观和身体力行之后,对于一些曾经欣赏但并不理解的设计,才逐渐可以说懂得了。设计可以是很简单的,只是颜色、材料的堆砌,但也可以是很艰深的,观念与哲学的物化。简单和艰深往往同时出现,我以前只能观察和粗浅地模仿前者,现在也希望读得懂后者,甚至有一天能够以自己的方式去呈现。就像背着一大堆包袱在知识鸿沟之间的山坡上攀爬,希望能有一天翻过去,当然也希望路上都能看到好风景。

Written by in: Nulla dies sine linea |
Dec
15
2018
0

mm和费兰特

终于回到柏林。整顿两个星期之后,终于把生活硬扯回到平静安详的状态(伪)。

那么可以来记一笔了。

这周见了mm两次。我向mm安利费兰特已有两年,最近她终于把四本都读完(而且有两本还是读的意大利语原文!),每次见面我们都会热烈地讨论一番。

那不勒斯四部曲就像一面镜子,那些能在其中看到自己的人都为它着迷。四本书中mm最喜欢第一本和第四本。特别是第四本,这让我有点意外。当然了,我们在看到nino的时候都会有一些映射,然而mm更有理由,她撇着嘴说nino不就跟我前夫是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吗?然后她心有戚戚地讲到失去的孩子,不是书中那个意外丢失的婴儿,而是女人们注定会失去的每一个孩子。我承认因为没有孩子,我对母女关系的体验是单边的。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我对主角与母亲种种纠结的情感感同身受,但后来两位女主角先后有了孩子,孩子们慢慢成长,费兰特写下了作为母亲的种种感受:爱、嫉妒、同情或无奈,这些复杂的情感我可以理解和想象,但无法引起共鸣,只能感受到同情。mm就不一样,我见过她的小女儿,一个惊人美丽同时非常intense的姑娘,我很喜欢她,但也觉得做为她的妈妈,mm还挺不容易的。想到她的两个女儿,我恍然大悟地明白了mm为什么会喜欢《失落的孩子》。我觉得自己有点蠢,之前居然会感到吃惊。

那不勒斯四部曲是通过强烈的共情来吸引人的。那些自身体验和感受与书中的描写截然不同的朋友们,会用更加超然也更苛刻的语气来评论费兰特的文学技巧。

我自己则很迷惑:文学的吸引力真的需要通过共情吗?按照以往的个人经验,我的答案应该是不需要。但是费兰特对我以及很多女朋友们的吸引,又似乎证明了这一点。

总之这套书是过去两年(其实我是去年读的,一直想写点什么… 拖延到现在)非常美好的阅读体验,嗯,也许圣诞节闲下来,我可以陆陆续续碎碎念一下。更何况圣诞节我要逼着不愿意看书的格格巫跟我一起看HBO的剧集!

Aug
22
2018
0

记一场网络争论

人生就是不要立flag!自从我说要日更,更新的频率又创历史新低,正好这两天跟朋友在网路上讨论米兔的事情,啰嗦了一大堆言语,干脆滥竽充数,贴过来骗一次更…

这件事的起源是我两周前去参加格格巫一个闺蜜的野餐卧谈会,席间谈到了美国的米兔运动以及高校中因为各种教条主义和其它复杂情况,反性骚扰机制种种不如人意处。然后一个朋友就讲了身边发生的热辣八卦。八卦的内容是纽约大学日耳曼文学系的学术明星Avital Ronell涉嫌性骚扰学生被指控。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人在被学校调查并给出处分后,一群其它学术明星(包括我很尊敬的Judith Butler,我很喜欢的Gayatri Spivak和神烦的齐叔叔)都来帮她背书,背书的水平大概等同于鄢烈山为章文背书…让人大跌眼镜。

这个朋友是耶鲁日耳曼文学系的教授,她们系跟纽约大学的日耳曼文学系联系很多,所以涉事的人多少都算是同事,于是乎她又讲了一些AR的其它八卦。同为在美务工人员的格格巫也加入进来,两人一应一和,把八卦补充得立体又生动。那段时间国内米兔正进行得如火如荼,我在夜幕中一边喝着小酒,一边咂摸学术圈八卦,觉得这些我很敬仰的人怎么都如此不堪(Avital Ronell也是12万分有魅力的人,B站有她演讲的视频,大家可去围观),遂发了一条哀叹世界是坨屎的朋友圈。

这条孤寒的朋友圈自然应者寥寥,只有我的朋友,米兔运动的先锋和捍卫者老Q同志跟我讨论了几句。过了几天,纽约时报报道了这个事情,下文是翻译版:

当女性主义者被控性骚扰,“我也是”运动走向何方

与此同时,为AR背书的一众学术大牛中最著名的Judith Butler去北京参加一个叫做“世界哲学大会”的奇葩活动,大概开会之余也趁便进行了其它一些在中国的学术活动,包括一个在上海的讲座。老Q和我共同的朋友大头要去听讲座,于是老Q就怂恿大头顺便问Butler一问,为什么她要去给AR背书。

说到这里,不得不再贴一下大牛们为了给Avital Ronell背书,写给纽约大学高层的这封信。翻译是翻译得有点烂啦… 但也许贴中文要更界面友好一点:

背书 (然而在三年之后这个翻译已经消失了。我查了一下有个google doc的链接可以直接下载原文。但在这里我给出了一言难尽的著名哲学酱油博客leiter Reports的转载)

过了几天,大头在微信上把老Q和我拉进了一个群,告诉我们:

刚才组织者找我们和朱迪斯·巴特勒一起吃饭,我提了那个问题,不过是私人聚会,就没录音,我跟你们简述一下。她的大致意思是:那个教授是个拉拉,那个学生是个gay,他们之间是romance friendship,就她所知,没有性关系,是一种很酷儿的关系。她认为他们的关系和那种性骚扰是很不同的,但是女教授很有可能会丢掉工作,因为男学生提出她不应该留在学校。所以他们提出的只是,希望调查可以清楚一些,也希望教授能保住工作。同时她提出,因为学院里有对酷儿学者和女性主义学者的敌意,酷儿学者尤为容易被指控为骚扰,所以这样的事很容易被利用来针对他们,让他们离开课堂。最后,女性被压抑被禁言的历史很长,这是她很痛恨的,metoo很好的一点是让她们讲出来,女性和同性恋当然也可能是骚扰者,但是要辨别清楚不同的状况,把重点放在真正的压迫身上。

大头又说:

她们同来了一个希腊女学者,后来讲了一通这个ronell有多厉害,她的思维都是很不寻常的,所以也很招人恨,之类,不过她口音太重了,好多我都没明白。

我觉得巴特勒这个回答有点避重就轻,跟老Q和大头讨论了一下。但当时我在上班,估计大头和老Q也各自在忙,总之讨论得非常浮泛。过了两天,大头在朋友圈发了个帖子,内容摘抄如下:

…这一事件有独特的语境和脉络,从各种信息源的汇总来看,基本上可以判断为是一个利用“反性骚扰”话语的,针对女权主义学者的报复行为。

其实性骚扰本身就是有争议的话题,在性别运动内部争论已久,只是在推向大众的过程中被简化了。但问题并没有消失,而是潜伏了。

这次事件使得这些问题集中爆发,话语的局限、性规范与性实践的冲突、私人背书的污名化、权力分析的僵化使用、女权主义被利用的可能,等等。

但真正令人惊讶的是,这个事情一出来,站队很多,有效讨论很少,很多女权主义者并不关心事情的具体脉络,而是立刻表示愤慨,震惊,不知所措,沉默,或者撇清关系———甚至也看到某种主流女权主义对酷儿女权主义的毫无体认,急于清除“坏分子”的趋向。

如果说性骚扰的关键是权力结构,那就要分析性有没有成为权力压迫的工具,比如Avital Ronell有没有利用自己的权力欺负Nimrod Reitman;反过来,在女权主义运动中,也要看,性实践有没有成为打破既有的权力结构的途径,事实上Avital Ronell和Nimrod Reitman的关系是如此奇特,它和以往的性的权力关系一样吗?

这些分析,是被“反性骚扰”运动简化了的。权力结构其实已经成为僵化的条件和背景,对性的监管才被推向了风口浪尖。

在这个贴子下面,大头又补充了两段:

可以翻墙去看一下Lisa Duggan的脸书,她有贴AR的自辩,其中包含两人的邮件往来,ta们使用同一套交往的语言,分享同样的“情话系统”,并不难看出两人此前的关系,这本身就是对异性情感关系模式的发展和实践。如果“反性骚扰”最后只是“反性”,那女性的生活空间只会更狭窄。追求社会公正不是建立新的僵化规则。

有朋友说:在美国应该有一个已存在的典型是queer students attacking queer teachers,因为预期的照顾或关注没有得到等等。当然我也觉得是酷儿老师更好攻击。有时候反过来,老师被学生骚扰,更难启齿,那种纠结和孤立,是权力以外的重大因素,是酷儿老师独有的困境。现有的权力操作和想像,更是对酷儿老师不利。这些状况很值得我们借鉴讨论,或许已经在我们之间发生了。

看了这些发言,我赶紧跑到网上去把Avital Ronell的自辩翻出来看了一遍:

艾维托·罗内尔教授否认所有性骚扰指控的声明

然后我八卦小宇宙爆发,又把齐叔叔的辩解博客也翻出来看了一遍(短短几天内就全部翻译出来了中文学界真是与时俱进!):

齐泽克:我为什么要签署支持Avital Ronell的信?

我被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搅得心慌意乱,感到一肚皮槽不能不吐,就回了了大头一篇长的:

看了你的贴子我专门又跑去把齐叔叔的blog和Lisa Duggan的脸书翻出来看了一遍,感想是就这个大八卦而言,我们的意见是一样的,既本该被讨论的话题没被讨论。然而什么才是本该讨论的话题,以及如何去讨论,我们应该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

那天知道你要就这件事去质疑Butler,我非常高兴,作为酷儿的一员,我看了不少Butler的书,虽然没怎么看懂,但对她是很尊敬的。我希望她能对自己的行为有更好的剖白。然而让我失望的是,整个事件中人们质疑Butler的点在于她写的信,而你没有读这封信就去了,所以问题既没有问到点子上,也被她轻描淡写地撇到其它上面。这封信并不长,主要的内容就是Ronell非常优秀,应该不会犯下骚扰的罪行,请学校审慎对待——后来齐叔叔也承认了这封信的奇突:学术上的优秀跟品德有什么必然联系?说到底Harvey Weinstein也拍出了不少不错的电影呢。而且学校没有审慎对待吗?在他们写这封信的时候,这个控告流程已经走了差不多一年,排除学术机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等情况,NYU对这种蜚声国际的学术大牛犯下的事应该也是非常谨慎地在处理的。当然了,是不是比同等情况下的男人处理得重,这倒是个有意思的话题,但是相关的讨论就很少了。

然后是Ronell这件事本身,就像你和小燕所说,既然性骚扰的关键是权力结构,那就要分析性有没有成为权力压迫的工具。在这件事中,不仅是Ronell,还有Butler等学术大牛,都对性与权力的关系投射到自身时展示出了让人震惊的迟钝。考虑到她们都是酷儿理论和女权主义抗旗子的先锋,应该对性与权力的关系更加敏感,有更深的理解和思辨,她们的作为反应不得不说让人非常失望了。Ronell再怎么有着惊世骇俗不为常人理解的个人作风,既然进入了学术系统,就是系统本身的一部分。作为一个德里达专家,Ronell不可能不明白机构本身的权力意味。既然接受了拥有权力这件事,就应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能当了弼马温,还管自己叫齐天大圣啊。

齐叔叔提出一个有意思的问题 (不过我想先说说他那个blog,他说Ronell跟自己研究方向和政治取向都不同,所以他不会偏袒Ronell,所以言外之意是研究方向和政治取向相同就要偏袒吗?从这个角度来说齐叔叔是真·猪队友了),就是政治正确被曲解和利用,以及人们在放飞自我的时候容易伤害那些过度敏感的人,为了保护这些人脆弱的神经,不得不限制个性张扬的人放飞自我,which is,比较遗憾的。这些都是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不过说实在的,也是一些real高级real豪华的话题。

另外我还想说整个Titel IX中受害人保护这一块的条例,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因为发生了什么事都必须保密,所以这件事所有的人都在语焉不详原地打太极拳,有可能Butler写了这么低水平的一封信,也是被这个条例缚住了手脚(no)。我们永远不可能脱离事实只在理论高度去剖析社会现象,在metoo运动中,受害人隐私保护的双刃剑怎么更好地用,是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不过我觉得在中国的语境下也是一个real高级real豪华的话题了。

过了一天大头回我:

那天去问(我不会用质疑这个词,到今天比较了解情况的时候,也不会用)Butler的时候,我的确不是特别了解,没问到你所谓的“点子”上,当时我也很疑惑她的回答,似乎和我想的重点完全不同,但经过这几天看相关的信息,我已经完全、充分地理解了她,也完全、充分地信任她,钦佩她。第一,关于她们的信,我不觉得低级,像lisa duggan所说,当时AR面临着远超出应有的处罚,butler的联署信阻止了这样的处罚,从这样大的背景思考,这个信低级吗?我后来读了这封信,困难在于,她们的确和之前的男性同盟分享了同样的语言,使得这些字句染上了过去的色彩,但是对于名誉的私人背书,真的都这么不堪吗?对于性别有着深刻思考和体悟的女权主义者联署,和男性同盟的联署,在我心里是不一样的。第二,关于反性骚扰机制,齐泽克提到了这种制度、程序对AR这样的人是特别不友好的,实际上关于反性骚扰的这套机制一直是很有争议的,很多高校的朋友抱怨这套机制没用,死板,实践中造成了很多困难(我自己就从来没有支持过建立反性骚扰的制度),这涉及到关于性的一个长久讨论,性权派一直批评传统女权只重视性的压迫,以禁止性来解决问题,最后是限缩了人的自由,尤其会是被视为弱者的女性的自由。作为酷儿的一员,是尤其知道这种思路的伤害所在的,不合格的性,一向是管制的对象,所以解决的方式是既要反对性压迫,也要鼓励新的性自主和性协商。在听到AR和学生关系的第一时刻,我立刻感觉到了其中的创造力,这和那些传统的异性关系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接下来我关心的就是AR有没有利用权力伤害学生,如调查所示,没有。到此我不知道为什么还要持续谴责她,也更加觉得Butler冒天下之大不韪,不惜破坏人们最易理解的政治正确出来说话,是非常勇敢的行为。我大致的想法如此,谢谢。

得到这个回答我感觉其实我和大头都只愿意按照自己的逻辑来理解事物,已经没有彼此说服的可能性。但因为我喜欢大头,而且周末闲来无事格格巫又在没完没了地工作我正愁没地方磨牙,所以又回了一篇:

你说的两点我都挺不理解的。第一点:“她们的确和之前的男性同盟分享了同样的语言,使得这些字句染上了过去的色彩,但是对于名誉的私人背书,真的都这么不堪吗?”对名誉的私人背书有没有不堪我先不评论了。但你指的名誉是和私德挂钩还是和学术成就挂钩?说到底私德和学术成就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扯到一起来说?而且为什么要和之前的男性同盟分享同样的语言?这个语言很高明吗?为什么不能用一种不同的语言——一种让人或许能少产生点误会的语言(如果这真的是误会的话)?这本来就是我想问Butler的话,如果你有了答案,我也很想听你说。另外我也很想知道,如果把这个公案里的性别反转一下,你还会不会这么为他们辩护。第二点:“在听到AR和学生关系的第一时刻,我立刻感觉到了其中的创造力,这和那些传统的异性关系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愿闻其详…特别是,其中关于创造力的部分。“a penchant for florid and campy communications arising from the common academic backgrounds and sensibilities”,这个爱好我也有。我身边很多朋友,特别是那些把自己定义为酷儿的文科生都或多或少地跟我分享着这个爱好,更何况放荡的柏林一直就在怂恿人们模糊任何的边界。然而一旦换到职业的环境中,我永远不会跟我的甲方,学校的师长,尤其是我的学生分享这种语言。很简单,因为在权力场中地位和立场不同的双方若是共享这种模糊边界的语言,会造成各种无意或有意的误会和伤害。AR这段公案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而且,每个小圈子的文字游戏虽然有自己的规则,但还是有很多话,就是它听上去的那个意思,比如:“we’re on the sofa, your head on my lap, stroking you [sic] forehead, playing softly with yr hair, soothing you, headache gone. Yes?”我专门去问了我不羁的朋友中最放纵的一个,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他飘过来一个淫荡的眼神反问我,宝贝儿你觉得这话是什么意思?我们是不是淫者见淫,想听听大头你的意见。

大头对我们无法说服对方这件事与我看法相同,立即干净利落地结束了这次争论:

我觉得我们没必要再争论下去了。很多分歧的背后,是经年累月的经验、背景、思考,即使把这些都掀出来,也不一定能达到共识。我就说两点我觉得我们本质的分歧:

第一是我不觉得公和私有那么严格的界限,如果像AR所说,她在调查过程中没有机会为自己辩解,对抗,而且几乎因为这个丢了工作,这个原因是公,还是私?调查人员的偏见有没有起作用,调查程序背后的理念又是公还是私,谁来界定是公还是私?既然你觉得这个“性骚扰”是私德,那为什么要在工作上处罚她?如果要在工作上处罚她,为什么Judith Butler她们不能在工作上称赞她的成就?(当然只提这些的原因之一你也讲到了,因为保密条款,她们不能提事件本身)研究性别,就是在研究私中的公,公中的私,我提到她们的信和男性同盟的信不一样,就是她们已经非常了解性别、性中的政治,她们真的是在用自己的知识、名誉背书,而且在大环境中,AR已然落入了弱势的位置。

第二,与第一相关,我不迷信程序、制度。在性的问题上,我自己也是一个严守界限的人,工作生活都是如此,其实我很不喜欢xx(大头和我共同的朋友,之前的讨论中被用来举例酷儿人群的夸张言行)的很多玩笑,但我不认为所有人都得像我一样,性本身就可以成为友好、协商的领域,工作范围内又有什么不可,人又不是机器,人本来就是混乱、情绪的动物。只要不是强迫,只要不是利用权力压迫别人(用权力压迫别人可不是只有性这一种方式),人们会有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不必要的规则不但是无效的,而且是压迫的。

关于误解,话语总是会引起误解的,有时候责任不在说话的人身上。Butler在犹太学者支持巴勒斯坦运动中写了很多东西,她写到了,她明白这会引起误解,让人们以为她是反犹主义者,但是不能因为会引起误解就不说话。所以她的位置一直是非常激进的,也是非常勇敢的,当然,也是不太好理解的,需要读者更开放一些。

就到这里吧,不再回应了。我一早就觉得我们无法互相说服,但还是可以保持善意的分歧吧。呵呵。

看到“呵呵”两个字,我赶紧投降,臊眉搭眼地申请求同存异,有空继续一起喝酒…

又过了两天,看到巴特勒出来认错:

朱迪斯·巴特勒解释她为什么为罗内尔背书

Written by in: Nulla dies sine linea |
Nov
09
2015
5

等待戈多

tumblr_mocss7sUk11rbad2ko1_500

最近进行了一系列让人倍感压抑的文化活动。

首先是前天晚上看了一个电影。是个纪录片叫做《上访》的,mm邀我去,说评价很高,我跑到豆瓣上搜了一轮,根本就没有这个片子。将信将疑地去了。

《上访》拍的是那些“被侮辱和被损害”的人跑到北京信访办“告御状”的事。熟悉时事的人都知道信访办就是一个形同虚设的机构,上访的人天天去告,信访办就天天打白条。但那些委屈受得重了的,回乡也没有安身之处的人,还是天天都像上班一样地去告。他们就在信访办附近住了下来,那一片棚户区被人叫做“上访村”,就在北京南站的附近。

这个片子从95年拍到08年,13年时光如白驹过隙,开始时破败简陋社会主义风格的火车南站,在影片结束时已经变成了闪闪发光的高铁车站,然而不停上访的却是同一批人。丈夫死于医疗事故的江苏大妈,被警察毒打致残的四川小伙,下岗的东北女工,被没收耕地的山西农民,拿不到工资的内蒙古民办教师。他们住在简易的塑料棚子里,或者躲在公路桥下面,下雪的时候睡到火车站里,被冷得像野兽一样嚎叫了起来。他们吃市场上收集来的菜叶子,在火车站附近靠贩卖地图维生,就为了日复一日地站在信访办的窗口前,领到一张白条,然后被警察拖开。有时候闹得厉害了,就有当地“解访”的人开了小面包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把人拖进去揍一顿,然后带到千里之外关起来,然而一旦逃脱,他们就又辗转跑回北京,住在某个小棚子里,继续日复一日地上访。有人被“解访”的人打残了,还有人在追逐中被碾入了飞驰的列车轮下,瞬间被搅为碎片。

昨天晚上看话剧,《等待戈多》。看着看着我忽然觉得,《上访》不就是具象版的《等待戈多》吗?现实永远比最富有想象力的戏剧更加荒诞,Didi和Gogo在胡言乱语中等待的戈多,被具象为上访者日复一日念叨的公平和民主之后,当那些伴随着等待的贫瘠和窘迫都被摄像头一一摊开时,那些轻盈的虚无就变成了某种乌黑的大铁块一样的东西,砸在旁观者的心里,砸出无尽的压抑和愤怒。唔。我在说什么呢。其实,誰又真的是旁观者呢。

看完了《等待戈多》之后再回想《上访》开头的一幕,光秃秃的瓦砾堆上,一个老头儿在几块砖头上架了一口铁锅在熬煮什么,另外一个老头来了,问他:上访村在哪里?煮东西的老头头也不抬回答:上访村,这就是上访村。他们的背后,仿佛也有一棵掉光了叶子的树。

回来无聊,在google里无意识地输入“等待戈多”,维基百科很热心地告诉我:“等待戈多”…在国际上成了习语,即无可奈何地等待,漫长而毫无意义、并且最终徒劳无获。

tumblr_mozw7xoMVI1qi86x2o1_500

Mar
25
2015
0

伐木丁丁 鸟鸣嘤嘤

今天在一种充满罪恶感的焦虑中度过了愉快的一天。之所以愉快,是因为朋友们有理有趣。幸好有你们,不然该有多不堪。

猪同学,我晚上和Heiko、小凡吹了壳子回家来,倒在沙发上乱翻书,看到一句莫里哀的话,觉得就是我下午所说,抄给你看:

Je fais toujours bien le premier vers: mais j’ai peine à faire les autres.

另外他还说:

Plus on aime quelqu’un, moins il faut qu’on le flatte.

莫里哀看来也是个爱写警句的。

Written by in: Nulla dies sine linea |
Feb
02
2015
34

继续口沫横飞地谈文学

昨天路过书店,买了一本齐泽克大叔的笑话集,各种黄段子很开胃。

还没读完,监狱里的三个女人不错,关于基督的笑话也不错。但复述笑话有点无聊,所以我要打住。

…………………又来讲翻译的分界线…………………

前几天不停在跟听听讨论翻译诗的问题。

虽然我坚持诗不能翻译,但我仍然是要读译诗的。诗是一种高明的文字游戏,如果翻译得好,那么虽然失去了原来语言的意趣,但又有另一种文字的趣味加进去,也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听听给我看的巴列霍就很好。但巴列霍那篇“愤怒把一个男人捣碎成很多男孩”就有很多不同的版本,让我们来把网上很容易找到的两个版本放在一起比较比较。

第一个版本是这样:

愤怒把一个男人捣碎成很多男孩,
把一个男孩捣碎成同样多的鸟儿,
把鸟儿捣碎成一个个小蛋;
穷人的愤怒
拥有一瓶油去对抗两瓶醋。

愤怒把一棵树捣碎成一片片叶子,
把叶子捣碎成大小不同的芽,
把芽捣碎成一条条清晰的沟;
穷人的愤怒
拥有两条河曲对抗很多大海。

愤怒把好人捣碎成各种怀疑,
把怀疑捣碎成三个相同的弧,
再把弧捣碎成难以想象的坟墓;
穷人的愤怒
拥有一块铁去对抗两把匕首。

愤怒把灵魂捣碎成很多肉体,
把肉体捣碎成不同的器官,
再把器官捣碎成八度音的思想;
穷人的愤怒
拥有一把烈火去对抗两个火山口。

另外一个版本,是这样:

愤怒使大人破碎成孩子,
使孩子破碎成相同的鸟,
然后,使鸟破碎成卵;
穷人的愤怒
用一种油对抗两种醋。

愤怒使树破碎成叶,
使叶破碎成不同的钮扣,
使钮扣破碎成望远镜的凹槽;
穷人的愤怒
用两条河对抗很多的海洋。

愤怒使好事破碎成疑问,
使疑问破碎成三个相似的拱门
然后,使拱门破碎成意外的坟墓;
穷人的愤怒
用一块钢对抗两把匕首。

愤怒使灵魂破碎成躯体,
使躯体破碎成不同的器官,
使器官破碎成八分之一的思想;
穷人的愤怒
用中心的火与两个火山口对抗。

前一个版本是黄灿然译的。对我来说解释这么多就够了。但如果真要说明白的话,愤怒把某物捣碎和愤怒使某物破碎,愤怒作为主体拥有的破坏性和力量天差地别。黄灿然的版本铿锵有力,可以直接谱了曲做战歌。

我从上海飞回北京的那个晚上约了朋友喝酒,从机场出来我打了个车往酒吧走,一路上朋友发短信各种调笑。她说:

我用什么才能留住你?
我给你贫穷的街道、绝望的日落、破败郊区的月亮。
我给你一个久久地望着孤月的人的悲哀。

因为有种层层递进的节奏感,这个翻译就比我之前看过的好。另外一个版本是这样:

我用什么才能留住你?
我给你瘦落的街道、绝望的落日、荒郊的月亮。
我给你一个久久地望着孤月的人的悲哀。

“破败郊区”啰哩啰唆,肯定不如“荒郊”文雅利落,但放在这里就很合适,因为它啰啰唆唆的长度,诗句的节奏从短促从容地过渡到华丽的冗长。而“贫穷”也比“瘦落”好,“瘦落”可能比“贫穷”更加文邹邹,也更符合原文中“lean”的意思,可“瘦落”到底形容的是个什么东西?还不如说歪斜的小巷,“巷”跟“月亮”的“亮”还能押韵。

博尔赫斯的原文:(当然是英文啦,但大家也都是从英文转译的嘛)

What can I hold you with?
I offer you lean streets, desperate sunsets, the moon of the jagged suburbs.
I offer you the bitterness of a man who has looked long and long at the lonely moon.

最后一句都译得挺糟糕的,那么多“地”和“的”,念的时候我都快把自己的舌头咬下来了,为什么不能改成:

我给你一个久久望着孤月之人的悲哀。

另外long and long为什么不能翻译成“久久,久久”,同样地突出一下重音和惆怅呢?

洋人的语言我是不懂的。但如果翻译家技术好,我们就把洋人的诗当作中文诗来欣赏好了。关于这个看法,猪有一个回答很能说明问题:

我曾经死活也想不通《了不起的盖茨比》有什么好的。我觉得那书肤浅单薄——倒不是说它差,只是不懂怎么能被捧到如此之高。猪很喜欢这个书,所以我就反复拉着她问到底为何呀到底为何。她被问烦了,就简单粗暴地回答说:

“我觉得翻译的文笔好。”

她看的那个版本是乔志高的,名字被翻译成《大亨小传》。

Written by in: Nulla dies sine linea |
Jan
29
2015
13

风乍起

前几天顺君来信,说她在看《博尔赫斯谈话录》(最近总是有人提到博尔赫斯),她说:

老头子说噩梦都是工具,我们要想办法把它们变成诗歌,这倒是很诗意的事。我英文不好,读英文诗极少,大部分是中译版,之前外研社翻的一套国外的诗选集有些还可以,看得进去,但我总觉得诗歌这个东西没办法翻译的吧,怎么能把一个人的想象翻译出来而且还是用另一种语言,就像我也没办法知道诗经和宋词要怎么翻,我试过用一本字典逐字逐字的去读原版,不是很清楚它的意思,只是感觉一下那个意思,没想到博尔赫斯也这么干过,他说他热爱德文,所以他会找一本德文字典,然后去读德文诗。

这真让人惭愧:我向来宣称自己热爱诗歌,但翻着字典读诗这样明显就是真爱的事情,我却从来没做过。当然了,遇到不认识的词,翻翻字典那是正常的。但陌生的语言,翻字典?读诗?

小时候我一直认为只有中国人才能写出像样的诗歌。我爸有一本勃朗宁夫人的十四行诗集,我对那本书的印象就是每个句子都长而臃肿,意境平淡。再加上内页勃朗宁夫人那张阴郁的肖像和前言里对她长期卧病的描述,让我觉得外国诗歌肯定都是如此这般阴沉晦涩冗长,不知从何读起。日本人要稍微好一点,但“陋室无长物,小蚊款嘉宾”这样的句子,在当时的我眼中唯亲切耳——跟放学路上胡诌的打油诗有什么区别呢?

什么时候开始读外国诗的呢?其实我已经不太记得了。辛波斯卡?泰戈尔?那都是辗转翻译了好多种语言才到中文,不过是嚼个意思,看着像咖喱,尝上去却是糖醋味儿的。

诗大概真是没法翻译的。前段时间我跟人讲李白,翻译了《月下独酌》给他听,我的英文虽然蹩脚,李白仍然是李白呀!没想到他听了却说像首乡村歌曲,我又气又笑。后来仔细想想,如果只从字面意思上讲来,他也没什么不对。“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人闲桂花落,月静春山空”,这样的诗句可以翻译吗?“晚霞挂在天上,一只孤单的大雁飞过;秋日的湖水在远方与天空融为一色”,“在闲暇中,我看到桂花飘落;月亮静静地照耀,春夜的山岭空旷无人”。我们在学诗的时候,往往被灌输格律只是工具,更重要的是诗的格调:情感哪,画面感染力什么的。问题是在翻译之后,情感和画面感染力并没有两样,但那种工整对仗所带出的音乐感却荡然无存,于是显出一股子乡村歌曲的气息来了。(我倒不是说乡村歌曲不好)

要像博尔赫斯那样,对着一本字典读诗,固然是了不起,但想来也是有问题的。我德语算是差强人意了,但读起诗歌来还是莫名其妙:

Dichter lieben nicht zu schweigen,
Wollen sich der Menge zeigen.
Lob und Tadel muß ja sein!
Niemand beichtet gern in Prosa;
Doch vertraun wir oft sub Rosa
In der Musen stillem Hain.

Was ich irrte, was ich strebte,
Was ich litt und was ich lebte,
Sind hier Blumen nur im Strauß;
Und das Alter wie die Jugend,
Und der Fehler wie die Tugend
Nimmt sich gut in Liedern aus.

这有什么意思呢?差不多就是土豆团子版的“小蚊款嘉宾”。不过博尔赫斯和德语诗之间的关系,大概要比我和土豆团子近。毕竟我是读“唧唧复唧唧”长大的,直到后来有人跟我讲meter,讲da DUM da DUM da DUM da DUM,我才象韦小宝一样恍然大悟:

稀奇稀奇真稀奇
鬼子也会放洋屁

这不跟平平仄仄是一个道理吗?!有了工具,理解起来就容易了嘛。闹得我像香菱一般,拿着不拘什么一通乱读,虽然大字不识,也想读出音韵和格律来,倒真有点“唧唧复唧唧”的意思了。

PS:把iamb翻译成抑扬格的人真是天才。虽然我整晚都在抱怨翻译没用,但这个翻译倒是相当的信达雅呢。

Written by in: Nulla dies sine linea |
Jan
10
2015
1

蟋蟀的抱怨

时差,失眠,hangover,不知哪个更糟糕。如果这三件事同时发生,当然再糟糕不过了。伴随着不愉快的噩梦醒来时,我发现自己才睡了两个小时…

躺在床上看书,读到一首丁尼生的诗。讲的是我前几天说的那个曙光女神的情人,当他老而不死的时候,在幽怨地诉说:

The woods decay, the woods decay and fall,
The vapours weep their burthen to the ground,
Man comes and tills the field and lies beneath,
And after many a summer dies the swan.
Me only cruel immortality
Consumes; I wither slowly in thine arms.
Here at the quiet limit of the world,
A white-hair’d shadow roaming like a dream
The ever-silent spaces of the East,
Far-folded mists, and gleaming halls of morn.

后面还有好长,你们自己点击链接去慢慢看吧。我要试着再睡一会儿。

Written by in: Nulla dies sine linea |
Dec
29
2014
2

北方的碎片:Solitude

image

(28.12.2014, Abisko, on the frozen lake of Torneträsk)

因为一直在旅行,我开始用手机长篇大论地写东西——一个字一个字地输入显然会让行文更加生硬,但自己又读不出区别来。从马德里回柏林的飞机上我捏出了一篇关于圣诞市场的豆腐块,猪看了之后评论道:干瘪。

来到遥远的北方,我又一次翻出了《瓦尔登湖》。因为跟梭罗气场不合,尝试了很多次都没看完这本书。我曾经形容他像是拿着一把大棕刷,抹着新教徒的火碱肥皂粗暴搓洗我的灵魂–这一次看感觉依然如此。我的灵魂皮肤细嫩,经不起这样的搓洗,宁愿不垢不净,尽情享受尘世的欢愉。之所以翻出梭罗,是因为我要来北方找寻久违的寂寞:my sweet, bleak solitude。梭罗是传说中张开双臂拥抱寂寞的人,所以我想看看他有什么高论。

还好我带了中文英文两个版本,梭罗的文字不错,虽然我的英文程度不见得能做什么靠谱的判断,但读原文还是比读别扭的翻译更让人愉悦。有一段话我很喜欢,是讲捉鱼的。本来我们也要去捉鱼,但天气不好,暴风暴雪,就没去成。

As I was leaving the Irishman’s roof after the rain, bending my steps again to the pond, my haste to catch pickerel, wading in retired meadows, in sloughs and bog-holes, in forlorn and savage places, appeared for an instant trivial to me who had been sent to school and college; but as I ran down the hill toward the reddening west, with the rainbow over my shoulder, and some faint tinkling sounds borne to my ear through the cleansed air, from I know not what quarter, my Good Genius seemed to say——Go fish and hunt far and wide day by day——farther and wider——and rest thee by many brooks and hearth-sides without misgiving. Remember thy Creator in the days of thy youth. Rise free from care before the dawn, and seek adventures. Let the noon find thee by other lakes, and the night overtake thee everywhere at home. There are no larger fields than these, no worthier games than may here be played. Grow wild according to thy nature, like these sedges and brakes, which will never become English bay. Let the thunder rumble; what if it threaten ruin to farmers’ crops? That is not its errand to thee. Take shelter under the cloud, while they flee to carts and sheds. Let not to get a living be thy trade, but thy sport. Enjoy the land, but own it not.

(这一篇也是在手机上捏出来的,是旅途中的节日祝福。)

(但读书笔记是复制粘贴。感谢kindle,感谢豆瓣读书,感谢CCTV。)

imageimage

(And those are my cards.)

Mar
09
2014
0

惶然录

看“来自星星的你”这样的肥皂剧,会让我人格很分裂。当然大部分时候是那个热爱狗血的脑残少女占上风,但时不时戴黑框眼镜的革命女教师也会钻出来吓人。

比如都叫兽这个人物,脑残少女觉得他粉嫩帅气,小小年纪装成熟扮冷漠,真是可爱到极点!但革命女教师就会想,在地球上生活了400年还永葆青春的男人当然可以有,但怎么会如此弱智——就算目标观众是各种年龄段的高中二年级女性,让角色再有魅力一点也无伤大雅啊。

革命女教师的口味当然是怪异加变态,按照她的思路,如果真的有都叫兽这样一个人,那大概应该是佩索阿那样的,一个没精打采的,悲观严肃的,虚无主义者。

“任何一个像我这样活着的人都不会死去:他们来到终点,有些枯萎,只不过是停止生长。他占据的空间没有他也会存在下去,他走过的街道在他无可寻觅时还将遗留下去,他住过的房子还将被不是他的人来居住。这就是我们称之为虚无的一切。”

而有这样虚无人生观的人,才能说出这样的话:

“我更愿意相信,帮助或者慈善,在某种情况下也是干涉他人生活的一种恶行。好心是一种心血来潮,我们没有权利让自己即便是人道的或者侠义心肠的一时兴起,使他人成为受害者。施惠总是强加于他人的事情,这就是我对此大为憎恶的原因。”

这难道不是都叫兽的开场白吗?只不过作为韩剧男主角,只能说出一些故作冷酷的廉价台词,为了让粉红少女们更容易理解,都叫兽的冷酷来自于在400年漫长岁月中帮助他人遭到猜疑迫害后的心灰意冷,而且他还傻里傻气地做出一种遭人讨厌的孤高自赏态度来。佩索阿则要高明得多,他说自己:

“我在一种强烈拒绝的姿态下极为合群。我是但求无害的体现。”

这种柔软让我极为心折。中学生可以虚张声势地装酷,一个活了400年的人,如果不是厌倦,那最好找个更有说服力的理由。比如:

“我对任何事物都没有信仰,没有希望,也没有上帝的悲悯。我没有感受到别的什么,只是反感和厌恶那些各种类型的真诚及其真诚的信徒…或许更不可接受的,是所有真诚者的真诚…当他们试图说服另一个人的知识和意志去寻求真理或改变世界,我几乎感到一种生理的恶心。”

当然了,有这样想法的人,我们很难想象他有一张帅气的不老童颜,更何况他每天都要穿上各种当季时装,在黑白灰的掩饰下努力闷骚。400多岁的老人家,还真是人老心不老啊!话说外表是映照内心的镜子,誰能想象让20年前俊美如花的DiCaprio去演纸牌屋里的Underwood呢?就算演技再好,剧本再完美,观众们怎么入得了戏呢?金秀贤大概很努力地绷紧了面孔,但这真的真的无济于事,只会让人觉得这颗小鲜肉更加可爱罢了。

世界观搁在一边吧,对粉红肥皂剧来说最重要的是爱情观。每次我看韩剧日剧,在自己的粉红花痴心满足了之后,也很难不对那种真善美的纯洁劲儿打上几个哆嗦。禁欲式的纯爱在亚洲粉红女性中如此有市场,每每让我震惊又恶心。看韩国和日本的电影,性场景尺度之大常常让人无法直视,但到了面对粉红少女的肥皂剧,又完全走上另一个极端:性生活完全绝迹;连接个吻都只是直着脖子让嘴唇保持蜻蜓点水一分钟;都叫兽明明一身好肉,洗个澡居然还要围大浴巾;大家都穿着毛衣上床睡觉,不怕扎也怕热出痱子来啊!但越是这样,少女们越是心花怒放,“单间执事”之类的黄漫画立即抛在脑后,大家嗷嗷地赞美拉拉小手的爱情。唉,我们东亚的少女们这么精分,怎么没有性心理专家来研究一下这个情况呢。

我并不反感禁欲的爱情,纠结当然能产生大量美感,但作为戴黑框眼镜的革命女教师,我需要更加合理的解释,而不是什么“体液接触就会发烧昏倒”之类的无厘头说法。

佩索阿描述过禁欲的爱情场景:

“有两个人,他们漂亮而且想要使自己有更多的变化,爱情在讨厌的遥远未来等着他们,而他们从未感觉到的童年之爱,作为怀旧的内容却即将来临。于是,在附近小树林的月光之下,点点滴滴的光斑在树叶间洒落,他们手拉着手前行,没有欲望,也没有希冀,穿过一条废弃大道的荒凉。他们简直就像孩子,这恰恰因为他们不是。”

同样是牵牵小手的爱情,这样是不是坦荡得多了。根本不需要体液的出来打圆场。没有身体,是因为一个400多岁的人已经超越和摒弃了身体。都叫兽如果非要用禁欲的方式去爱一个女人,也应该是这样的方式:

“盯住一个女人的视象——欲望在那里缺席,性更是毫不相干——因为这个视象美丽、吸引人或者可爱,而且缠结着、束缚着以及死死控制着我。无论如何,我只是想观看而已。相比之下,对于一个以外在表象而显形的人,能够去作些了解,或者与那个真实的人交谈,实在是不可思议。”

“我用自己的眼睛而不是想入非非来爱。”

“组成这个世界的人和事,在眼前无穷无尽地闪过,对于我来说,这一切是一个没完没了的画廊,其内涵让我倒了胃口。他们无法让我兴致盎然,这是因为灵魂是一种单调重复之物。每一个人都彼此彼此,人们只有在个人外表上才会各各相异,而其中最好的部分则溢进了梦幻,溢进了风采和体态,而这些将成为视象的部分,把我的兴趣牢牢抓住。”

唯一的问题在于,如果都叫兽成了这样,他还会是一部肥皂剧的主角吗?

Written by in: Nulla dies sine linea |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Aeros 2.0 by TheBuckmak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