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
18
2015
5

这真的不是一个鬼故事

话说我住的这栋楼年久失修,来玩的朋友们都觉得古早壁炉什么的很有意思,但很少有人体会到半夜上厕所还要出门的心酸。

因为通风系统不太灵光,所以楼道里常常飘荡着四邻八舍做菜的气味,鼻子过于灵敏如我,几乎能闻出各家在烹饪上的偏好。

神奇的是,我常常能闻到中国菜的味道,还居然不是我做的。在这个楼里住得久了,邻居们也都认识了七七八八,除了我以外连张亚洲面孔都没有,这中国菜是来自谁家的厨房?要说我闻错了…又是断断不能的,中国菜气味独特,做菜的人似乎大江南北的菜肴无所不能,常常有非常中国的销魂气味在楼道中飘荡。

夏天我老娘来看我的时候,常常汇报说有人在炖药膳鸡,好奇到底会是誰。炖鸡就炖鸡,还药膳,就算德国人学做中国菜,药膳肯定不至于。当时我还信口胡诌,告诉她一定是有喜欢东南亚菜系的欧洲人民买了现成的调料包在家里炮制肉骨茶。然而毕竟味道不是很像,我老娘听得将信将疑。最近我常常能闻到鱼香肉丝的味道,或者红烧肉。今天下班回来,楼道里飘荡着干煸牛肉的气息,似乎还放了不少的花椒。

我的理论是这个楼里曾经住了一个很馋的中国人,但因为当初是东柏林嘛,买不到中国特色的原料和调味品,最后馋虫上脑,郁郁而终。他的怨念盘踞在这栋年久失修的大楼里,天天都幻化为当初为之魂牵梦萦的道道佳肴。

………………….过生日的分界线………………….

妈的,又老了一岁,直端端就往奔四的路上去了呀!现在跟长不大的四十岁大叔恋爱,觉得人生就如白驹过隙,过完了还觉得是个小马驹子,真它娘的仓促!

又因为到了秋冬,天气一天比一天灰寒阴冷,我又进入了强烈的ugg依赖中,每天出门都要纠结好一阵:是穿大衣和皮鞋呢,还是继续包子羽绒服加ugg,最后因为意志太过薄弱再次圆滚滚灰头土脸地出门,看到大街上美丽冻人的姑娘们恨不得一头撞死在自己的自行车上!我要用电疗法治疗自己对ugg的过度依赖!擦!

Nov
09
2015
5

等待戈多

tumblr_mocss7sUk11rbad2ko1_500

最近进行了一系列让人倍感压抑的文化活动。

首先是前天晚上看了一个电影。是个纪录片叫做《上访》的,mm邀我去,说评价很高,我跑到豆瓣上搜了一轮,根本就没有这个片子。将信将疑地去了。

《上访》拍的是那些“被侮辱和被损害”的人跑到北京信访办“告御状”的事。熟悉时事的人都知道信访办就是一个形同虚设的机构,上访的人天天去告,信访办就天天打白条。但那些委屈受得重了的,回乡也没有安身之处的人,还是天天都像上班一样地去告。他们就在信访办附近住了下来,那一片棚户区被人叫做“上访村”,就在北京南站的附近。

这个片子从95年拍到08年,13年时光如白驹过隙,开始时破败简陋社会主义风格的火车南站,在影片结束时已经变成了闪闪发光的高铁车站,然而不停上访的却是同一批人。丈夫死于医疗事故的江苏大妈,被警察毒打致残的四川小伙,下岗的东北女工,被没收耕地的山西农民,拿不到工资的内蒙古民办教师。他们住在简易的塑料棚子里,或者躲在公路桥下面,下雪的时候睡到火车站里,被冷得像野兽一样嚎叫了起来。他们吃市场上收集来的菜叶子,在火车站附近靠贩卖地图维生,就为了日复一日地站在信访办的窗口前,领到一张白条,然后被警察拖开。有时候闹得厉害了,就有当地“解访”的人开了小面包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把人拖进去揍一顿,然后带到千里之外关起来,然而一旦逃脱,他们就又辗转跑回北京,住在某个小棚子里,继续日复一日地上访。有人被“解访”的人打残了,还有人在追逐中被碾入了飞驰的列车轮下,瞬间被搅为碎片。

昨天晚上看话剧,《等待戈多》。看着看着我忽然觉得,《上访》不就是具象版的《等待戈多》吗?现实永远比最富有想象力的戏剧更加荒诞,Didi和Gogo在胡言乱语中等待的戈多,被具象为上访者日复一日念叨的公平和民主之后,当那些伴随着等待的贫瘠和窘迫都被摄像头一一摊开时,那些轻盈的虚无就变成了某种乌黑的大铁块一样的东西,砸在旁观者的心里,砸出无尽的压抑和愤怒。唔。我在说什么呢。其实,誰又真的是旁观者呢。

看完了《等待戈多》之后再回想《上访》开头的一幕,光秃秃的瓦砾堆上,一个老头儿在几块砖头上架了一口铁锅在熬煮什么,另外一个老头来了,问他:上访村在哪里?煮东西的老头头也不抬回答:上访村,这就是上访村。他们的背后,仿佛也有一棵掉光了叶子的树。

回来无聊,在google里无意识地输入“等待戈多”,维基百科很热心地告诉我:“等待戈多”…在国际上成了习语,即无可奈何地等待,漫长而毫无意义、并且最终徒劳无获。

tumblr_mozw7xoMVI1qi86x2o1_500

Sep
29
2015
0

望日

blood moon

时光飞逝!(貌似本blog最大的主题就是感概时光飞逝) 背景图片还是春天荡漾的桃花,一转眼连秋天都过去一半了!连夏天的图片都没来得及拿出来晒晒,就又变成了暖色调主题。

昨天在格格巫家做月饼,顺便观赏血月奇观。说起来,上次日蚀的时候我提到古人在《说文解字》里告诉大家“日蚀则朔”,那么下半句“月蚀则望”正好应在昨天,中秋节可不就是望日?!两千年前的古人坐在自家院子里,借助一些小木棍啊什么的就能把这些天文现象算得清清楚楚,而我居然连“月食和月相的区别是什么”、“地球上月食的时候月球上的人是看到日蚀吗”这些小学生都能回答的问题也要思考老半天。

可见智能手机什么的并不会让我们更聪明,我准备明天去淘宝上购入一批小木棍。

最近的心得体会是:在某个范围内,原来我是有能力运用自己的大脑(上文证明容量有限)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让自己快乐起来。以及快乐真的要靠自己。看来人真是在不断进步呀。

Written by in: 有涯之生 |
Sep
14
2015
6

burn out

看到友博听听每天很充实地练字锻炼身体,我焦虑啊!焦虑!

最近工作太多,顾前不顾后,业余爱好和体育锻炼都停止了,每天像个陀螺一样兜兜转,终于在周五可怕地爆发了出来,造成了一些惨绿的可怕后果…

比如!被抓到了局子里!!!

好了这个段子我就不讲了。

上一次burn out遮莫都是十年前的事了吧?那时候我还是个真正的惨绿少年,刚刚跑到德国来念书,在一家小事务所里打工,天天被月经不调的中年妇女同事欺负,还要受无良右派老板的揶揄,每天办公室和学校两头跑,好像两头都没怎么顾上,有一天和两个同学约好了讨论设计,结果在公司耽搁了一会儿,迟到了半个小时。同学其实并不在意,只不过一贯开玩笑开惯了的,就板起脸来吓唬我,说你怎么老是搞成这样耽搁我们大家的时间!我一时又急又窘,没有意识到他在开玩笑,又累得实在神志不清,一把抓住他的胳膊,就在走廊里放声大哭起来,把这位男同学活活吓了个半死…

总之也是非常惊悚。

周五晚上被格格巫抓到他家,喂了一些面条和芒果就塞到床上去睡,足足睡了14个小时,睡到下午两点…中间还醒来吃了一片止疼片,因为头睡得快要爆掉…

周六在家里收拾,晚上泡了个澡继续睡。周日开始弄头发,做面膜,染指甲,听音乐,回朋友的邮件。现在感觉元气已经恢复了不少。

明天恢复锻炼。

Written by in: 有涯之生 |
Aug
12
2015
3

奇葩处处开

前几天跟听听聊到我是一枚奇葩磁石,我含羞带愧地反省道:大概我自己太正常了,所以不知不觉地总是被奇葩们吸引。

听听当时就怒了,她一拍桌板说:亲!你自己就是一个奇葩好不好!!你要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

她还引用了时下很流行的文艺话语,什么深渊什么凝视的,说得头头是道。

也许她是对的罢。

前几天,某位朋友给我讲了他很奇葩的一个事迹(为了人家的脸面,就连绰号都讳去了)。该朋友小时候去参加网球班的夏令营,在沙滩上练习的时候,忽然发现自己小腿上停了怒大怒大一只马蜂。

朋友受了不小的惊吓,赶紧叫来自己的队友,说你赶紧帮我把这个马蜂赶走。俗话说得好,不怕神一般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猪队友定睛看了一眼马蜂,挥起手里的网球拍,果断往朋友的小腿上拍去。

后果当然是惨不忍睹。朋友吓得(或者是痛得)几乎晕了过去,在猪队友的搀扶下一瘸一拐来到教练面前。教练是一个传统体育硬汉,一边帮着处理伤口,一边说:你是个娘炮还是个男人?

我想普通十来岁的直男要是听人这么问,一般都会忍住眼泪儿,硬挺着装男人。但是我这位奇葩的朋友一听就捉急了:如果说自己是男人的话,那教练是不是就不给叫队医了呀?所以他带着哭腔喊道:我是娘炮!我是娘炮!

(那一刻,教练的内心一定是崩溃的)

··································我是女汉子的分界线··································

其实我啰啰嗦嗦半天主要是想说:我又要出门玩耍啦!这次是跟妈妈和安一起,我们要去意大利和南法!好嗨桑!

 

Written by in: 有涯之生 |
Jul
16
2015
12

深夜里的互动

我这个树洞和听听的裤儿现在已经成为姐妹博客,各种互动。最近她又讲起了“深夜自我怀疑”

好吧,在某个自我怀疑到挠墙的下午,我扒着听听狠狠地倾诉了一番。关上电脑,我跑去跟自信心很足走路带风的女朋友喝酒,狠狠给自己灌了两盅。

我倒不觉得进行体育锻炼会对自己的自信心有什么改善——体育锻炼当然是很重要,身体好精神面貌就好,精神面貌一好,我那个外强中干的劲儿就更足了;当然体育锻炼还可以消除赘肉,增强自己对身材的自信心,虽然并不会让我的腿变得更长,所以并没有什么卵用——有病治病,没有自信心的病根又不是缺乏锻炼。

至于病根在哪里,我想首先要像佛洛依德老先生一样从童年去找原因吧。“别人家的孩子”是很多人成长阶段的噩梦,我当然不能免俗:无论你多努力,都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比你更优秀,更何况我根本就不努力。然后很不幸的,在离开了“别人家的孩子”之后,我居然养成了自己去寻找“别人家的孩子”的变态心理。天下那么大,有那么多的人比我漂亮、比我聪明、比我有钱、比我成功、比我腿长、比我外语说得好、比我会调情、比我能喝酒…我瞪着那些觉得我挺不错的人,不知道是他们脑子有问题还是我脑子有问题。

好在大多数时候,对于自我认知这么玄妙的问题我是无所谓的。虽然没有自信,但也没影响我不羞不臊地活到了而立之年,这如狼似虎的年岁。如果你非要认为我很好,以后可别说我没有提醒过你哟。

Written by in: 无聊之事 |
Jul
12
2015
0

August

jinnong

上周酷热,好说歹说骗了格格巫跟我去城外游泳。城铁加自行车,走了一个多小时来到人多得像是下饺子的湖边。格格巫诧异地说:我还以为是人迹罕至的小湖呢,怎么搞成了公共浴场?!

然并卵。两天之后,我又在琢磨收起来的羽绒服是不是要再拿出来穿穿了。(好吧,是薄款的)

下周又要回国两个星期,再回来就是八月了。八月要跟妈妈和安一起出游,从托斯卡纳到蔚蓝海岸,好期待!

…………………………………..文艺分界线…………………………………..

我看到朗姐姐转贴了一段鹦鹉史航写的词,第二段写得很好。或者是我现在就喜欢这样的调调,请大家原谅我。kitsch当然是kitsch的,但是应景,所以读得人心里怔怔忡忡的。

红尘有多乱啊,裹住了旧山河。
眼前是千秋雪,心里是马蜂窝。
若不能长相守,就为我唱首歌。
唱你若做了佛,也不介意我是魔。

另外还有一句里尔克,虽然是大家说烂了的一首诗,但我喜欢里面这个没太出名的句子,像是我度过每个周日的方式。

wird wachen, lesen, lange Briefe schreiben
und wird in den Alleen hin und her
unruhig wandern

Written by in: 有涯之生 |
Jul
10
2015
13

说人话!

听听同学长篇大论的回复请:摸这里摸这里

另外要愉快地告诉大家的是,回复留言的bug貌似被我修复了,请大家帮我测试一下!

听听同学说“专注而深沉地过一生”这样的提法文艺到近乎矫情,让我非常心虚!我立即去请教她如何用一种人类的语言表达这样的情感,她给出了如下睿智的回答:

做事不专心!精力爱分散!未来怎么办?!

Written by in: 有涯之生 |
Jul
10
2015
5

继续叨叨中年危机

前两天说到中年危机的事情,得到了听听的积极响应

其实《在切瑟尔海滩上》这本书所讲与中年危机完全无关,这本书描述了一场筹划已久顺理成章天经地义但最终没有做成的爱,我能从里面看出个中年危机来,也算是任性的读者了。

而我的危机,不在于怎么过得丰盛,我纠结于这一生能否过得专注而深沉。

那场该做而没做的爱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早期。熟悉历史的人们可能还记得,那个年代对于热爱自由的人们来说是黎明曙光照亮天空之前最后一抹浓重的黑暗。然而禁锢和禁忌造就更加严肃拘谨的性格,某些时候能让人更加内敛,更能专注于某些,怎么说,也许是我的偏见罢,更有意义的东西。比如,我很难想象瓦尔特本雅明能生活在当下这个喧闹的时代。男主角爱德华曾经以为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历史学家,写下一系列历史书。然而离开了那个让他爱慕却拘谨的女人,他把那些需要恒久忍耐才能达到的目标抛到脑后,开始愉快地把玩自己的自由:玩爵士乐,拥有不同的女人。爱德华心安理得地享受自己的生活,但轻佻的音乐和来来回回的女孩儿对他来说究竟是不值一提的,在想象中与曾经那个女孩对话的时候,他觉得三分钟就足够描述自己的一生了。

我不想抱怨得到的自由。但我怕自己性格中的轻浮不够驾驭我所拥有的自由。像我这样纠结的人类,还会掂量自己的欢愉是否当得起某种审视,所以才搬出了孟夫子和康德–被欲望左右的生活,难免让人感到心虚。换句大俗话来说,这些生命中让人无法承受的轻哪,不到中年,哪能有这样的况味。

但后来我仔细想了想。像我自己啦,像听听啦,我们还是在慢悠悠地做着那些我们本来就想做的事情,所以,在专注的同时丰盛,也没什么好危机的。

Written by in: 有涯之生 |
Jul
08
2015
8

星星知我心

前几天在广州经历了人生中第一场台风。虽然风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台风中心也并不在广州,但倾盆大雨和航班延误吓唬吓唬我这样的外乡人还是足够了。

大概是言情小说读多了罢,我对台风有很多莫名其妙的浪漫想象。濡热的空气,肆虐的风雨,人们被困在金碧辉煌的酒店里,耳鬓斯磨,难免滋长出一些暧昧的情绪来。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空气、风雨和酒店都是有的。但钢琴声中,穿戴精致的人儿们坐在一起,翻来覆去却是在讨论一些合同或是法律条款什么的无聊东西。

所以顺君已经开始厌弃我了,她看破了我无趣的本质。

说到言情小说,我在渡口书店买了一本Ian McEwan的《在切瑟尔海滩上》,匆匆忙忙地在飞机上看完了,然后,用那句滥俗的套话来说:久久不能平静。(其实我在飞机上还看了“霍比特人:五军之战”,“五十度灰”和半部“魔力月光”,所以大概是累得狠了,反倒回光返照地兴奋了起来。)

格格巫说,Ian McEwan太爪马(带着轻微鄙视的口气)。Ian McEwan描写的人物离我很远很远,而我总能从字里行间读到自己:第一个片段是当乡下长大的男主角爱德华想象自己离开长大的地方,再回来就是一个客人。他遥远地设想自己出国多年后回到故乡,陪着他的父亲一起向外眺望,目光穿过田野,望见那两条宽阔的毛茛道,它们恰巧在地势沿缓坡下降、进而向树林延伸的地方分成岔路。McEwan写到,爱德华体验到的是一种孤独的情绪,为此他颇感内疚,但其中勇往无前的意味又让他兴奋不已。我心有戚戚地想,这种感觉曾经多么熟悉啊。

然而真正让我久久不能平静的,是短暂爱情过去之后爱德华的生活:因为纯真和固执与相爱的新婚妻子分开,但他很快就跟随着时代的变迁,成了一个如今的我们熟悉的角色,在大城市中有一份似是而非的文艺营生,一连串纷繁芜杂的情人。他舒舒服服地活在当下,不无诧异却心安理得地享受着我们这个赞美感观享受的时代。他随波逐流,半梦半醒,漫不经心,胸无大志,做事不认真,膝下无儿女,生活很安逸。虽然在很多年之后,他还是会想起那个女人,在心里跟她说话,在想象中给她写信,但是他再也没有跟她联系。他会想,如果当初能同时拥有爱和耐心,那他们未尝不能继续在一起,而他的生活也一定会与现在不同,他也许会顺着最初的设想,写完一系列的历史书。

这一连串描写让我感到深深的、深深的恐慌。我心慌意乱地把身边认识的人过筛了一遍,仿佛看到一连串爱德华在没精打采地微笑。孟夫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康德说“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McEwan也许爪马,但他轻轻巧巧地捏住了锦袍里的虱子,哎呀!中年危机一旦到来,简直排山倒海,势不可挡。我穿上运动鞋,出门跑了5公里,回家扒拉了一大碗米饭,仍觉得神不守舍,久久无法平静。
kontengi

Written by in: 有涯之生 |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Aeros 2.0 by TheBuckmak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