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
18
2015
5

这真的不是一个鬼故事

话说我住的这栋楼年久失修,来玩的朋友们都觉得古早壁炉什么的很有意思,但很少有人体会到半夜上厕所还要出门的心酸。

因为通风系统不太灵光,所以楼道里常常飘荡着四邻八舍做菜的气味,鼻子过于灵敏如我,几乎能闻出各家在烹饪上的偏好。

神奇的是,我常常能闻到中国菜的味道,还居然不是我做的。在这个楼里住得久了,邻居们也都认识了七七八八,除了我以外连张亚洲面孔都没有,这中国菜是来自谁家的厨房?要说我闻错了…又是断断不能的,中国菜气味独特,做菜的人似乎大江南北的菜肴无所不能,常常有非常中国的销魂气味在楼道中飘荡。

夏天我老娘来看我的时候,常常汇报说有人在炖药膳鸡,好奇到底会是誰。炖鸡就炖鸡,还药膳,就算德国人学做中国菜,药膳肯定不至于。当时我还信口胡诌,告诉她一定是有喜欢东南亚菜系的欧洲人民买了现成的调料包在家里炮制肉骨茶。然而毕竟味道不是很像,我老娘听得将信将疑。最近我常常能闻到鱼香肉丝的味道,或者红烧肉。今天下班回来,楼道里飘荡着干煸牛肉的气息,似乎还放了不少的花椒。

我的理论是这个楼里曾经住了一个很馋的中国人,但因为当初是东柏林嘛,买不到中国特色的原料和调味品,最后馋虫上脑,郁郁而终。他的怨念盘踞在这栋年久失修的大楼里,天天都幻化为当初为之魂牵梦萦的道道佳肴。

………………….过生日的分界线………………….

妈的,又老了一岁,直端端就往奔四的路上去了呀!现在跟长不大的四十岁大叔恋爱,觉得人生就如白驹过隙,过完了还觉得是个小马驹子,真它娘的仓促!

又因为到了秋冬,天气一天比一天灰寒阴冷,我又进入了强烈的ugg依赖中,每天出门都要纠结好一阵:是穿大衣和皮鞋呢,还是继续包子羽绒服加ugg,最后因为意志太过薄弱再次圆滚滚灰头土脸地出门,看到大街上美丽冻人的姑娘们恨不得一头撞死在自己的自行车上!我要用电疗法治疗自己对ugg的过度依赖!擦!

Nov
09
2015
5

等待戈多

tumblr_mocss7sUk11rbad2ko1_500

最近进行了一系列让人倍感压抑的文化活动。

首先是前天晚上看了一个电影。是个纪录片叫做《上访》的,mm邀我去,说评价很高,我跑到豆瓣上搜了一轮,根本就没有这个片子。将信将疑地去了。

《上访》拍的是那些“被侮辱和被损害”的人跑到北京信访办“告御状”的事。熟悉时事的人都知道信访办就是一个形同虚设的机构,上访的人天天去告,信访办就天天打白条。但那些委屈受得重了的,回乡也没有安身之处的人,还是天天都像上班一样地去告。他们就在信访办附近住了下来,那一片棚户区被人叫做“上访村”,就在北京南站的附近。

这个片子从95年拍到08年,13年时光如白驹过隙,开始时破败简陋社会主义风格的火车南站,在影片结束时已经变成了闪闪发光的高铁车站,然而不停上访的却是同一批人。丈夫死于医疗事故的江苏大妈,被警察毒打致残的四川小伙,下岗的东北女工,被没收耕地的山西农民,拿不到工资的内蒙古民办教师。他们住在简易的塑料棚子里,或者躲在公路桥下面,下雪的时候睡到火车站里,被冷得像野兽一样嚎叫了起来。他们吃市场上收集来的菜叶子,在火车站附近靠贩卖地图维生,就为了日复一日地站在信访办的窗口前,领到一张白条,然后被警察拖开。有时候闹得厉害了,就有当地“解访”的人开了小面包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把人拖进去揍一顿,然后带到千里之外关起来,然而一旦逃脱,他们就又辗转跑回北京,住在某个小棚子里,继续日复一日地上访。有人被“解访”的人打残了,还有人在追逐中被碾入了飞驰的列车轮下,瞬间被搅为碎片。

昨天晚上看话剧,《等待戈多》。看着看着我忽然觉得,《上访》不就是具象版的《等待戈多》吗?现实永远比最富有想象力的戏剧更加荒诞,Didi和Gogo在胡言乱语中等待的戈多,被具象为上访者日复一日念叨的公平和民主之后,当那些伴随着等待的贫瘠和窘迫都被摄像头一一摊开时,那些轻盈的虚无就变成了某种乌黑的大铁块一样的东西,砸在旁观者的心里,砸出无尽的压抑和愤怒。唔。我在说什么呢。其实,誰又真的是旁观者呢。

看完了《等待戈多》之后再回想《上访》开头的一幕,光秃秃的瓦砾堆上,一个老头儿在几块砖头上架了一口铁锅在熬煮什么,另外一个老头来了,问他:上访村在哪里?煮东西的老头头也不抬回答:上访村,这就是上访村。他们的背后,仿佛也有一棵掉光了叶子的树。

回来无聊,在google里无意识地输入“等待戈多”,维基百科很热心地告诉我:“等待戈多”…在国际上成了习语,即无可奈何地等待,漫长而毫无意义、并且最终徒劳无获。

tumblr_mozw7xoMVI1qi86x2o1_500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Aeros 2.0 by TheBuckmak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