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
19
2022

斯坦因的套娃

又来发一个套娃blog。

前两天听听写了一篇blog叫做《斯坦因的挑夫》,讲她看到的一篇公众号文章叫做《斯坦因的帐篷》。帐篷的作者一边在回溯斯坦因是如何旅行、记录并进行考古工作的,一边顺便拉踩了一下…说来惭愧,我当时没怎么看懂,现在回去再看了一遍也不是特别明白,想来大概是如今的旅游者们吧。于是我回复听听说:

这个人也是有点矫情,为什么要拿我们可怜的打工人跟斯坦因比?我们配吗?我们顶多跟斯坦因的挑夫比一下罢了。当初给洋大人当八戒,现在可以自己出门glamping,难道不是活生生的进步吗?

虽然是开玩笑,但夏天的时候,我确实也在想关于旅游者和旅行者的问题。

夏天快要结束的时候,我拉着格格巫去了一趟摩洛哥。因为只有一个星期时间,所以我们只计划了一趟短途的沙漠游玩行程,其它大部分时间都呆在马拉喀什。

马拉喀什的十月是旅游旺季,气温已经不如盛夏时候的炽烈,但对从欧洲逃过来给夏天续命的游客来说还是够热的。将近三十度的日头下面,我和格格巫大部分的时候都瘫着:要么在酒店里瘫着,要么在餐厅里瘫着,要么在茶馆里瘫着,要么在去沙漠的越野车上瘫着,要么在骆驼背上瘫着,要么在帐篷里瘫着,简直是两个无聊游客的标准范本。

在瘫着的无所事事中,我开始有一搭没一搭地看罗新写的那本《从大都到上都:在古道上重新发现中国》,那本书里,罗新也讨论了一下旅游者和旅行者的区别。他认为两者的区别很容易从当地人对他们的态度上感受到:旅行者艰难跋涉,在路过一个陌生的地方时,往往会得到本地人最大的同情和善意。而旅游者裹挟着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和天知道还有什么主义的种种邪恶满世界破坏环境扰乱秩序,被当作冤大头对待纯属罪有应得。我的朋友米夏也用自己的经历证实了这一点,几年前他跟两个哥们儿骑自行车横穿摩洛哥,回来的时候带给我一块肥皂和一个沙漠里捡到的羚羊角。在他的口中,摩洛哥人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人,善良、淳朴。他们热情地招待几位风尘仆仆的骑行者,免费给他们提供馕、橄榄和柠檬。就算要卖点什么给他们,也往往只收取极低的价格。反过来格格巫和我在摩洛哥就受到了完全不同的对待:酒店极贵、包车去沙漠极贵、沿路都有小孩儿和本地人围上来争先恐后地贩卖莫名其妙的旅游纪念品,最后无法拒绝小孩子的格格巫斥巨资买了一个石头磨的笨拙小象,送给了我。虽然都是全球化时代(这里是不是应该谨慎地加一个“晚期”?)消费社会中无可厚非的事情,但遭遇了这一切后还是难免感到“被异化成它者”那种丝丝的不爽。

然而我又有什么错呢?我工作努力,待人和善。辛劳之余,按捺不住对远方的渴望,于是收拾行李整装出发。不幸的是,日常工作已经吸走了我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在这宝贵的一个星期里,只能金钱换取一点点安逸。漫步在熙熙攘攘的巴扎中时,我也忍不住问自己:难道我现在看到的只是一个迪斯尼乐园而已?那些排山倒海的地毯、陶罐、围巾和肥皂,那些围着它们讨价还价的本地人和游客,难道只是为国际资本主义搭建的舞台背景而已?那些慷概地向米夏献出馕和清水的柏柏尔人固然真实地生活在大地上,难道一旦他们开始工作,在沙漠的帐篷篝火边为我们表演音乐的时候,就坍缩成了某种虚幻的“身份”?

我没有很想清楚这个问题。我只是很难不觉得,在这种对旅游者和旅行者带着某种批判意味的分类中,有一种大而化之并且傲慢的矫情。虽然,我自己也时不时无意识地分享着这种矫情。

技术狂听听还提到了笔记的问题。摩洛哥之行后,我也正好想说说这个事情。

以前的我是年轻、精力充沛、带着大砖头相机,并且热爱写旅行笔记的游客。现在的我是疲惫而懒惰的游客。我的blog里曾经有很多想到哪写到哪儿的游记随笔,有时候一趟旅途过去,我会把拍的照片写的笔记都整理出来;还有些时候因为各种原因笔记写了几句就戛然而止,我也会把未完待续几个字厚着脸皮放到网上去。但这个优良的习惯,居然在社交媒体泛滥,人们开始热衷于分享一切的时候,停止了。

幸好,这次在摩洛哥,我又找到了记录的乐趣。年初为了查询隔离酒店信息,我下了一个小红书。这次去摩洛哥因为计划得仓促,来不及仔细准备,所以也是在小红书上匆匆忙忙地查了一下酒店和包车一应信息。在路上的时候,有时候打开小红书看看存下来的地址和旅行资讯,就顺便发点照片,想到哪说到哪乱写几句。虽然中文媒体浑身上下都是敏感词非常讨厌,但仿佛又找回了当初用blog发旅行小随笔的心情,非常愉快。

我的摩洛哥游记,请点击:

雨季别再来

Written by in: 万水千山 |

2 Comments »

  • 听听 says:

    啊哈哈哈哈!我竟然在你提到的《从大都到上都》里找到了罗新跟朋友之间类似的套娃玩法(频婆果那个):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2550802/

    另外,小红书是2020年以来做得最好的社交软件。你的游记我等会仔细看!

  • messer says:

    那期随机波动我也听了的。很神奇,就是当时他提到那个苹果的事情的时候,我隐隐约约觉得我是看过那篇帖子的,但年深日久怎么可能记得起来,估计是在哪里看到其它人的总结转发。

RSS feed for comments on this post. TrackBack URL


Leave a Reply

: 5 + 5 =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Aeros 2.0 by TheBuckmaker.com